要令自己快樂 這樣做就好了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狄更斯小說《雙城記》開首寫道:「那是最好的時候,那是最壞的時候。」面對人生厄運時,我們總需要繼續過日子,只是樂觀者和悲觀者兩種人的個性和想法迥異。前者深信低處時充滿機遇,所以專注於做好自己,珍惜眼前擁有;後者卻將境況形同末日來臨,所以只着眼於失去,追悔自己的過去。不過,既然每個人觀照世界的方式都截然不同,那這些「不同」又來自於哪裏呢?這些個性是會遺傳的嗎?我們能夠用後天的方法改變這樣的個性嗎?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美國心理學家普羅明(Robert J. Plomin)曾經做過一項實驗,長期追蹤500對雙胞胎的狀況。結果發現,分別約有兩成及三成的樂觀與悲觀性格是天生的,這反映一個人的個性的確有一部分是遺傳。然而,也有心理學家對此有所保留。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在二十世紀末進行了一項名為「習得性無助實驗」(learned helplessness experiment)。研究員把小狗放置在一個具有兩個區域的籠子中,其中一個區域會產生電擊,另一個區域則沒有。小狗學習到如果牠們受到電擊前能夠逃到無電擊的區域,則可以避免受到痛苦的刺激。然而,在另一組實驗中,小狗無論在哪個區域都無法避免電擊。這種情況下,小狗逐漸學會無論牠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於是展現出無助的行為。實驗結果顯示,那些在無法避免電擊的情況下經歷過的小狗,之後在面對新的壓力時也會表現出絕望無助和悲觀的情緒。相反地,那些在可以控制電擊的情況下成長的小狗,表現出更積極的應對和樂觀的態度。塞利格曼進一步推論,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有時我們會出現「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想法,就是一種習得性無助的作用,令我們放棄努力,悲觀的看待一切。

由此,塞利格曼開始探索快樂的本質,以及如何教導人們獲得快樂。他認為,樂觀和悲觀並無不同,都是可以透過學習獲得的,就像有些人習慣戴着灰色眼鏡看世界,有些人則努力使自己看到光明。然而,樂觀和悲觀之間的區別僅在於對待事物的觀點不同。

那麼,該怎麼學習正面思考呢?近代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使人變得較正面且樂觀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多細心感悟人際互動中的愛,心理健康程度會自然提高,面對挫折的時候會更加樂觀以對,認為生活充滿了意義,而且個性也比較外向、活潑。至於這種愛的感受並不限於任何形式,除了伴侶之間的愛,還包括親人之間的愛、好友之間的愛或是人與寵物之間的愛等。就好比鄰居一個友善的問候,令你感到被重視和受到關注;抑或是老師一句感謝的話語,令你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甚或是母親煮一頓美味的晚餐,令你享受口腹之慾,這些都是愛的形式。透過與他人聯繫接觸,可以使我們在人際互動中成長,也會使我們產生被愛的感受。當人感受到許多生活中的小地方都存在着愛,自然會感覺更幸福快樂,並有更強的心理力量去面對生活中偶爾遇到的挫折與不順利。

所以,我們可以多加練習體會每日被愛的時刻,例如每天寫下幾件值得感恩的小事,或是花一些時間進行深呼吸和冥想,讓自己放鬆並專注於當下。這些動作不僅能幫助你專注於當下,也無意中提醒大家覺察愛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保持敏感和感謝的心態,就能夠更深刻地體驗它,並且漸漸累積出正能量,從而使我們更有自信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撰文︰程偉豪老師
香港中學教師,任教數學及通識科近廿年。醉心研究各種教學方法。深信課室總有奇妙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