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的疑惑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學術瑰寶#

以前從文言篇章,讀到「尺」字作為量度單位,常疑惑:古代的「尺」與今天的「尺」究竟有何差異?事實上,古今詞義演變是語言發展的正常現象,隨着社會發展,舊事物舊概念消逝,新事物新概念增加,字詞的意思自然有所增減,如歷朝歷代所用的度量衡量詞分別不大,但所表示的長度、容量或重量卻不盡相同。

「尺」是古今常用的長度單位,現在可指中制的「市尺」(1市尺約33.33厘米)和英制的「英尺」(1英尺約30.48厘米);可是,古代的「尺」主要由官方釐定標準,各個朝代都有不同詮釋。從近世出土的實物尺可見,西漢尺約為23.2厘米,唐尺卻為30厘米,所以「尺」代表的長度並非千古如一。

萬聖節剛過去,與學生一起讀到《聊齋誌異》中的殭屍故事〈屍變〉,其中也用到「尺」作為量度單位,形容事物的大小。故事講述一隊四人商旅在黃昏投宿客棧,可是客棧宿位已滿,剩下掌櫃兒媳停靈之處尚有安靜的空間,掌櫃只好說如四人不嫌棄,又不怕晦氣,可在那裏休息。那四人覺得與其露宿街頭,不如張就一晚,就隨掌櫃去安頓,不意掌櫃的兒媳半夜屍變,吸走了三人的陽氣,只有一人僥倖逃脫。那人一邊呼救,一邊逃避殭屍的追趕,不知不覺地跑到城郊一座寺廟前。廟門外有一棵「圍四五尺許」的白楊樹,隔住他和殭屍,然後畫面就像貓捉老鼠的動畫片一般,殭屍抓左邊,他躲右邊,殭屍抓右邊,他躲左邊。最後當然是太陽出來了,曬得殭屍不能動彈,那人也就得救了。

故事中,「尺」是白楊樹樹幹的圍度(圓周)單位,而「四五尺許」自然以清代度量衡為準。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成書的《律呂正義》提到「且驗之今尺,縱黍百粒得十寸之全,且橫累百粒適當八寸一分之限」,反映當時沿用前人累黍定尺的方法,即以中等大小的秬黍為準,縱排一百粒稱為縱黍尺一尺(即十寸),橫排一百粒稱為橫黍尺一尺(即八寸一分)。其中,縱黍尺以十寸為一尺,是較為通用的量度單位;據台灣大學資工數位典藏與自動推論實驗室換算,縱黍尺一尺約為今32厘米。因此,撇除「四五尺許」中表示約數的「許」字,白楊樹樹榦的圍大約是128至160厘米。假設白楊樹樹榦為正圓柱體,其直徑最長可能是:

2πr = 160(cm)
2r = 50.9(cm)

直徑最短會是:
2πr = 128(cm)
2r = 40.7(cm)

因此,白楊樹樹榦的直徑大約是40.7至50.9厘米。如果倖存的商人身形瘦削,白楊樹確實可以作為蔽身之處,為其擋去殭屍的攻擊。況且,白楊樹在自然環境下,不受外界干擾生長,主樹幹直徑可達60至100厘米,足見《聊齋誌異》的作者蒲松齡虛構故事細節時非常認真,從描述事物的大小尺寸,增強作品的說服力,令讀者相信書中提到的殊方異物、奇人怪事真實存在,提升閱讀趣味。

藉着這個故事,希望說明一點,但凡古代作品出現度量衡量詞,都不能以現代的標準去理解,必須代入文中的語境,尋求相應的換算準則,願大家在閱讀文言篇章時,都能解決「尺」的疑惑。

 

撰文︰張桂琼
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研究生


#張桂琼# #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