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媒體框架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學術瑰寶#

在互聯網世界,我們總會聽到一個詞語叫「帶風向」,大家不妨問一問自己,有沒有被網絡世界的各種帖文或內容「帶風向」?

近期以色列及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衝突中,被視為親以色列的西方主流媒體較多報道以色列人們如何受襲,當地居民如何被哈馬斯成員擄走作為人質,圖文並茂地展示哈馬斯殘殺以色列人;相反,以伊斯蘭教為主的中東媒體則較多報道加沙地帶人民的慘況及以色列軍隊空襲加沙地帶的新聞。

筆者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不少人都會支持以色列,批評哈馬斯的佔大多數,相信主要因為我們接收以巴衝突的資訊大多來自西方主流媒體,甚少有人會看中東媒體的報道。大多數人甚至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歷史沒有了解,而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媒體帶了風向。

所謂「帶風向」,其實來自大眾傳媒學中的「框架理論」(framing theory),即新聞媒體通過「選擇性報道」,包括哪些新聞報道多點,哪些新聞篇幅短一點或不作報道,來影響人們的取態及行為,媒體不只為社會設定議題(agenda setting),更進一步影響大眾對一件事或社會的看法。

框架理論源於英國人類學家格雷戈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1954年他發表的論文《遊戲與幻想的理論》(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提出框架概念;1974年美國社會學家歐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將框架引入社會學中,提出框架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憑證」,而框架來自「人在過去生活中所累積的經驗」及「經常會受到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

傳統的報紙、電台及電視受到篇幅所限,必定要作出選擇,頭版只有一個,由哪宗新聞作為頭版則由總編輯決定,這一個決定正正在告訴讀者「這宗新聞很重要」,其內容的取捨亦影響讀者對事件的取態。

互聯網的出現,本來可以令大眾打破傳統媒體的框架,自由地、主動地尋找不同類型的資訊,但人總有惰性,在新媒體時代,人類獲取知識或資訊的來源,漸漸從新聞報道或書籍,轉為「懶人包」、濃縮影片或直接由人工智能回答,而這些既短又有重點的「內容」,在網絡的「演算法」下成為流量密碼,大量內容提供者(content creator)將「內容」濃縮,當中無可避免地要有「選擇」,個別為吸引流量,更加入主觀意見評論事件,從而影響觀眾對事件的取態。

舉個例子,在2019年的社會事件當中,建制派的YouTuber製作內容有大量「黑衣人」搞破壞的影片;相反,被視為「黃營」的YouTuber則大肆報道政府的種種不是。身為觀眾,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下,如看得多建制派的內容,演算法會推薦更多相關內容給你,看得多自然會認為「黑衣人」就等於破壞社會,相反亦然。

現今的新聞教育中,我們已不可能硬性規定學生們看哪類媒體,教學當中應透露各種討論引發學生們對新聞事件的好奇心,同時善用互聯網的自由,推動同學們主動尋找不同角度,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與人討論;而身為大眾,亦應多關注不同類型的內容提供者及媒體,打破單一類型媒體限制你的框架,降低偏頗報道或內容對你的影響。

 

撰文︰Fred
大專新聞及傳播學兼職講師


#Fred# #傳媒# #框架理論# #演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