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詞淺談:來自華人世界的英文外來詞

2024年02月21日 星期三

 

#學術瑰寶#

新年到,在此恭祝各位讀者甲辰年事事順意、龍馬精神!

農曆新年是華人世界的重要節日,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誠然,海外華人在居住地形成漢文化圈與華語圈,同時把華人的習俗傳播開去,進入居住地的語言體系;農曆新年自然是其中一例。本文題為「來自華人世界的英文外來詞」,特意應節,談談一些進入英文世界的賀年食品,以及其他中式食品。

英國首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在《五車韻府》的序言中,提出詞滙等值(lexical equivalence)原不可期,翻譯生詞適宜選用意義相仿的字詞,引導讀者沿波討流,從理解詞意,逐步解讀整個篇章。中式食品是英文世界所沒有的事物,自然沒有意思完全對等的字詞可供替換使用,所以譯者一般用馬禮遜的方法,借用意義相仿的英文詞,翻譯這些食品。例如「年糕」意譯為「sticky rice cake」,借用英文原有的「cake(蛋糕)」,替代中式糕點的「糕」,至於「sticky rice(糯米)」則說明年糕的原材料。不過,這種譯法雖然直白地展示年糕的成分,卻少了點年味。

然則,用「cake」來翻譯中式糕點,似乎已成通例,如「蘿蔔糕」譯為「turnip cake」或「radish cake」,「月餅」譯為「mooncake」。兩者都按照字面意思直譯過來,如「mooncake」就用了「月」和「餅」的意思,直譯成詞,十分明瞭易懂。至於「蘿蔔糕」,雖然同樣拆分為「蘿蔔」和「糕」來翻譯,但「turnip cake」和「radish cake」兩種譯法都未能盡如人意。事實上,「turnip(蕪菁/大頭菜)」和「radish(櫻桃蘿蔔)」指涉的都不是製作傳統蘿蔔糕用到的白蘿蔔(daikon/winter radish/white radish),前者形似蘿蔔,後者則是蘿蔔的一種。大概因為「turnip」和「radish」在歐美市場遠較白蘿蔔常見,所以「蘿蔔糕」才有「turnip cake」、「radish cake」等通行的譯名,現在看來似乎有點將錯就錯了。

當然,有些中式食品以音譯的方式進入英文世界,例如「餃子」直接用漢語拼音,譯為「Jiaozi」,而「髮菜」以粵音,譯為「fat choy」。除了賀年食品,「點心」、「燒賣」、「炒麵」、「茶」等在英文世界都有相應的音譯詞,但所取的讀音則來自不同方言。「點心」、「燒賣」分別譯為「dim sum」和「siu mai」,所用的是粵音,而「炒麵」則用台山話,譯為「Chow mein」。至於「茶」,則有「tea」和「cha」兩種常見的譯法,「tea」源自閩南語的讀音,至於「cha」明顯用了粵音。茶的不同譯法,代表不同地區的茶葉進入英文世界的軌跡;學術界對這個課題多有研究,有興趣的朋友不難找到相關的資料。

總括而言,每一個中文詞彙成為英文的外來詞,背後都有一段中外交流史。以上的討論主要用中式食品為例,也希望籍着節日,感謝前人開路,把華人文化帶到世界不同的角落。祝福世界各地的朋友春節快樂、吉祥如意!

 

撰文︰張桂琼
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研究生

#張桂琼#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