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學外語的動機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學術瑰寶#

曾經讀過一則學外語的趣事:

我不但努力寫作,也努力進修,忽然發神經,要把法文、德文同時學出個名堂。乃加入補習班,每周一三五學法文、二四六學德文。過了一陣子,有人問施珂:「李敖到底是法文好還是德文好?」施珂說:「那要看你是星期幾問他。」最後,那一種都不好,全都難
乎為繼了。

這段憶述道出作者李敖年輕時學法德兩文的失敗經驗,令我想到學外語的動機固然重要,本質卻殊非簡單。

外語研究一般把學習動機分為「工具性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結合性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前者跟實際考慮有關,例如學外語有利升學或就業;後者則為了融入外語文化。有人學外語的動機只有其一,但也有人兩者兼備,所以成績往往更佳。

有學者又把學外語動機分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和「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前者全因外在因素而學習外語,例如課程規定;後者則純因個人喜愛,例如你視法文為優美語言而努力學習。

Leaver、Ehrman和Shekhtman三位學者指出,「工具性動機」和「外在動機」雖然相似,兩者卻不盡相同,因為前者強調學習外語之目的,後者則着重理由並非由個人決定;至於「結合性動機」和「內在動機」的差異更大。前者重點在於獲外文為母語的人士所接納,後者則是「有什麽叫你感覺良好或完整」(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or whole)。

由是觀之,中文一流的李敖當年「忽然發神經」去學法文、德文,動機可能有點「工具性」,例如希望閱讀原文作品,但可能更偏向「內在」。可是正因三分鐘熱度,「難乎為繼」。不錯,感覺有時宛如天氣,隨時隨地而變,所以學外語的動機愈具體貼地,持久不衰。

學外語沒有捷徑,淺嘗輒止,可以;但要「學出個名堂」,難。不僅要保持強烈動機,且要講究時間運用、學習策略等。秘訣是把外語學習變成生活習慣、生活樂趣、生活的一部分。是故,大家不妨「用不疾不徐、從從容容、自自然然、輕輕鬆鬆、歡歡喜喜的心情,來對待一種外國語文」(朱炎語)。

學外語就像談戀愛,最理想的境界莫過於「細水長流」。

 

撰文︰魏寶雲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助理教授


#魏寶雲# #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