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品味跟電影獎項與評論的距離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師前影後#

社交媒體的年代裏,電影觀眾已經不是被動群眾,有時觀眾的網上言論能夠形成風潮推動票房。過去十年來,很多評論人從多次港產片票房奇蹟,指出網絡評論對票房的影響力。
當觀眾反饋愈來容易被看見的時候,觀眾品味跟電影評論、電影獎項的落差明顯,很多人會為此不解而憤恨——你有沒有試過,看到自己明明喜歡的電影,被影評批評得體無完膚,感到如同自己被羞辱嗎?你有沒有試過,看到自己追捧的電影明星多年跟電影獎項無緣感到不值嗎?你有沒有試過,看到權威電影獎項公布得獎名單上,大半電影你都沒聽過嗎?

用最簡單、籠統的說法解釋,就是一般觀眾的觀影情緒反應,主要受人物、情節、個別視覺元素影響,背後製作牽涉一定程度的商業計算,刺激觀眾的情緒反應。不過,來到電影獎項或評論,往往把電影從娛樂還原為藝術,審視作品裏的各種電影美學元素(如美術、建築、音樂、文學等)。

因此,獎項評審及影評人注重考慮的是電影製作技術的完成度與創新,電影如何呈現社會人物、思索表現某種人文主題等。相比年輕觀眾觀看電影可能只會留意到個人感受,評審及影評人觀看過程就像跟老朋友見面——從細節中看到過去不同作品的影子,洞察作品跟其他作品的關係與對比產生評價。反過來說,過份機巧的計算意味着重複、沒有創新,缺乏展現對社會的思考。因此,個別商業電影類型如動作片、笑片,往往在獎項競逐有先天劣勢。

不過,有時候,電影獎項爭議不只存在於公眾與電影評審之間,而存在於文化評論圈子裏面。

單說香港,香港舉行的電影獎項活動,一般人能夠數得出的不外乎是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數目之少,令人不得不假定這些獎項應該是全港最權威的獎項,往往令人很容易忽略一個簡單的事實——獎項本來就是由人評定,既然是由人決定,自然受人為因素影響。

近年香港電影獎項最大爭議,要數去年牽涉紀錄片倫理爭議的張婉婷、郭偉倫聯合導演《給十九歲的我》奪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獎項,今年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頒給《金手指》主角梁朝偉也受到輿論質疑,認為其他角逐人選更適合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評審組成,主要來自香港電影工業本身,獎項取向固然代表電影工作者的品味。有文化評論人認為過去香港電影金項獎項,往往偏向資歷較老的演員,有論資排輩之嫌,這跟評審組成、電影業內風氣有關,《給十九歲的我》獲獎甚至被認為是電影工作者對公眾的直接回應。

評審有明顯偏好的例子不限於香港,同樣主要由電影工作者擔任評審的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評選品味也顯而易見——能夠彰顯美國主流價值、宣揚政治正確主題的電影容易獲得青睞。在過去特朗普當政美國期間,個別宣揚社會少數族群自由平等的電影獲獎,被認為是對美國政府的回應。

當然,比起獎項,在這個時代觀眾對影評的反應更大。一般電影獎項活動通常不會具體交代評審意見,相比之下,影評對電影的評價來得更具體和直接。

身為一個影評人,筆者會告訴你影評的意義,不在於觀眾入場前挑選電影指南,而是在於從作品細節發掘意義,令人理解電影,為觀眾提供一個閱讀參考。優秀的影評,可以跟電影同樣精采,發現自己沒有留意的地方,儘管不一定全部認同,也可以獲得一種新的理解角度。有自己閱讀品味的電影觀眾,並不需要依賴獎項、影評肯定自己的品味。

 

撰文︰張穎恒
文化評論人,細讀工作室創辦人,致力文化藝術的教育創新,提供學校活動支援、推動教學法轉變。

「師前影後」專欄文章由人前是教師,人後是流行文化影視作品的老饕輪流執筆,希望分享觀影心得,融入教育生涯之中。

#張穎恒# #電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