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我的主角我的獨白——談不平凡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學生投稿#

人生,猶如一場盛大而漫長的舞台劇,你我都只是台上萬紫千紅的其中之一。成為聚光燈下璀璨的主角,還是布景板前佝僂的配角,都是由自己決定的。對我而言,平凡中自有不凡,有非凡之心,行非凡之事,就算是微不足道的配角,也能隨流水般的歲月,走至舞台中央,蛻變為萬眾矚目的主角。所謂「不平凡」,便是要從平凡中脫穎而出,做到堅持不懈、真誠熱愛、追逐創新,讓打在身上的餘光也能籠照全身。

締造不平凡需要默默奉獻,鍥而不捨。成就不平凡道路漫長,不能只靠一時的熱情,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古時的李時珍不屑於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便放棄官路,專心學醫,向父親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他懷揣着執着上路,走進大山,風雨並肩,親自品嘗百種草藥,虛心向漁翁、皮匠和獵戶等人學習,儘管路上難處頗多,但他譜寫了一部名揚世界的不朽經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中,正是憑藉他的不懈努力,方能成就醫學界的傳奇。另外,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平日生活中總會細察周遭事物,不管刮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觀察,聆聽及記錄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豐富的生活體驗。因為他這份堅持,才能在作品中寫下精采的人物對話,或是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從而成為英國一代文豪,取得不少成就。這些不屈不撓的心態正是成為「主角」必備的。

鑄造不平凡需要對事情的真誠,精益求精。熱愛對實踐或學習有着神奇的推動作用,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葉嘉瑩——一位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的女學者。她出身自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自小浸染在詩詞歌賦的海洋中,三歲開始識字背詩,甚至誦讀《論語》,那些傳統古籍打開了她深愛古典文學的大門;大學畢業後便從事詩詞教學研究工作,一做就是七十年。她視文學如瑰寶,熱愛不滅,才能使後世不遺忘歷史中蘊藏的美學,這看似平庸,實際一點也不平凡。名人諾貝爾從小對研究炸藥就有濃厚的興趣,起初,他不僅炸毀工廠,且痛失了心愛的弟弟和朝夕相處的助手,後來也沒有人再願意幫助他做實驗。不過,他對研究的熱誠打敗了那些困難,獨自一人在遠離市區的馬拉倫湖的船上不斷試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也沒有擊退他的堅定。最終他發明了炸藥的引爆裝置雷管,用巨額財富創立諾貝爾獎。就如「配角」對演出抱負真誠,用百分百的努力完成,再小的光亦能閃爍。

創造不平凡需要勇於創新,尋求高處。若一直原地踏步,不願走出舒適圈,如何成為「主角」呢?這是不可能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在他剛入仕的時候,朝中老臣做事保守、不圖革新,這對胸懷大志、意氣風發的王安石來說,無疑是一種悲哀。他想通過推行新法來扭轉國家積弱的局勢。儘管新法遭到反對,但他還是初心不變。結果,熙寧變法推行全國,在中國改革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還有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曾獲世界和平獎,但他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功,而是不斷吸取歷代畫家的長處,改進自己的畫風。他在六十、七十、八十歲時都改變了風格,後世亦傳留「齊白石五易畫風」的故事。他的創新使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更完美、成熟,形成了他獨特的流派與風格。可見,即使平凡,但也要嚮往成功之處,使自己別具一格,便不平凡。

一滴微小的水珠可以折射太陽的七色光輝,一朵卑微的鮮花可以點綴春天的姹紫嫣紅。生來便是平凡的你我,想不想出人頭地取決於自己,以平凡鑄造不平凡或是一直平庸地生活,成為耀眼奪目的「主角」或是襯托別人的「配角」,都是可取的,不論是誰,在這舞台上完美演出就已經不平凡。

 

撰文︰周芷瑜同學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中五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