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中,對聯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流行的表達形式,指的是對稱且相關的詞語組合。其中「對」表示相互對應,「聯」則指能夠結合在一起。對聯常用於像農曆新年這樣的節日場合,或者用來傳達祝福。每一副對聯都包括兩行詩,兩句通常長度相等、字數相同,而且相同位置字詞的詞性亦相同。這些句子在意義、語氣和押韻上通常互相補充。同樣地,在英國文學中,簡潔對稱的兩行詩句也非常著名,時常廣泛被詩人使用,人稱「英雄雙韻體」(heroic couplets),例如出自蘇格蘭裔美國人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在1775年於維珍尼亞議會演講的一句名言: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寧死!)
兩行詩句簡潔有力,相同位置字詞的詞性對稱相等,上聯祈使句give me對下聯祈使句 give me,進而上聯名詞liberty對下聯名詞death,兩句工整對稱地用七個字表達個人對自由的嚮往和不屈的意志,展現英雄雙韻體所具備的對聯結構和韻律美感。
著名的英國作家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和山繆.約翰遜(Samuel Johnson)更是創作英雄雙韻體的表表者。 蒲柏在《評論詩》(An Essay on Criticism)中有一對英雄雙韻體:
Be not the first by whom the new are tried, Nor yet the last to lay the old aside.(不可獨先嘗新嘗,舊論終不可追棄。)
此詩反映了蒲柏對於批評的深刻見解,他勸導讀者對新事物保持謹慎,不可盲目接受,同時提醒人們在批評舊觀念時要謹慎,不可輕易拋棄。這種平衡和謹慎的態度,是蒲柏對於文學批評的精神體現,正好也透過優雅的英雄雙韻體反映出來。
約翰遜在詩作《人類欲望的虛榮》(The Vanity of Human Wishes)中,同樣展現了他使用英式對聯的技巧。以下是他在詩作《人類欲望的虛榮》的一段摘錄,正好展示了他如何善用英雄雙韻體︰
Yet let not each gay turn thy rapture move;
For fools admire, but men of sense approve:
As things seem large which we through mist descry,
Dullness is ever apt to magnify.
在這些詩句中,約翰遜有效地傳達了表面吸引可能迷惑無知者,但真正的智慧在於超越表面價值。詩歌的對聯結構增強了他的訊息的影響力,每一對句子都加強了詩歌的中心主題。無論是在中國的文學還是英文詩歌中,對聯和英雄雙韻體的力量都在於它們能夠把深刻的見解濃縮成一種緊湊優雅的表達形式。
撰文︰曹穎寶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及其十歲女兒古宇思Sophia(聖安多尼學校小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