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雖已過,但抗逆力仍是這幾年教育界的關注事項,說的自然不是抵抗病毒的免疫力,而是抵禦各種逆境的能力。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兆棠中學自5年前開始與香港東北扶輪社合作,學生藉學習心肺復甦法(CPR)及去顫法直面生命的脆弱及堅韌。
「學生通過學CPR掌握急救知識,拯救生命的同時,明白其可貴,更加珍惜生命。」潘詠儀校長說:「學急救除了為掌握實際技能,也希望將這個想法滲入學生的潛意識:生命很寶貴,不要輕易放棄。這是學校的hidden curriculum,亦是我們努力灌輸給學生的心態和價值觀。」
相較歐美或其他西方國家早將CPR納入學校必修課程,本港的CPR普及程度可算落後。潘校長坦言,本地學校難將課程常規化,大多受資源所限。「課程由專業導師教,要考證,這些都需要經費,但一般學校未必會將經費用在這方面。」
的確,資源花在學術、體藝活動或STEM更有效益,對升學發展有明顯幫助,導致有可能救人一命的急救知識反成冷門課程。
「不只學校,對大多數家長,尤其基層家庭來說,急救並非課外活動首選。」潘校長在北區學校任職多年,了解區內民情。「當有機構提供免費課程給學生時,我們非常高興,每年都參與!」
自2019年開始,學校參加由香港東北扶輪社資助舉辦的「心肺復甦法及去顫法教育計劃」,讓學生免費學習有關急救知識和技巧。「除了2020年因疫情停頓一年,我們參加過5次,累積近300名學生受訓,來年將第六次參加。」
該計劃舉辦一次即因疫情停辦,復辦後潘校長反思:「我們只讓學生學習CPR,學完就沒其他了嗎?」
但凡校長教師都期望學生能將所學互相連結,她便思考將急救相關的生物科與之扣連。由教師邀請修讀生物科,同時對急救有興趣的中四學生參與計劃。如此這般,學校每年固定有40名學生通過計劃學習CPR,漸成常規。「那40位選修生物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循環系統、心臟、身體器官、呼吸系統等,這些全可讓他們更易理解急救原理;同時那個急救原理讓他們印證書本所學,這樣就能將學習和真實生活連結。」
每年40人受訓
由2021年7月至今年7月,過去4年暑假,每年有40名學生參加CPR訓練。潘校長坦言:「這是很難得的,你叫天水圍學生拿一筆錢去學習,他們未必選擇CPR。很大機會用來補習,例如補英文,或做其他更重要的事。可是有了這個贊助,加上學校撥出時間和空間,就能水到渠成。」
潘校長特意把急救安排於7月上課,「考完試放暑假,學生放下學業,心情相對輕鬆一些,而且學校不用上課,可騰出課室來教學,各方面都能夠配合。」她又笑着補充:「不過辛苦了導師,因為暑假真的很熱,這些年香港東北扶輪社願意配合,非常感激。」
整個課程6小時,上午3小時,下午3小時,中間有休息時間。先從理論開始,接着便是筆試、實習及考試,及格的學生可獲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頒發成人心肺復甦法證書。
守護家人健康
今年暑假參加過「心肺復甦法及去顫法教育計劃」的林曉晴同學指,知道有這個免費計劃時非常開心,認為可考急救證之餘又能學到救人知識。「我對這個課程感興趣的原因是家人身體較差,希望學到的知識可以在緊急時刻幫助家人。」
過去林同學只在網上看過一些急救方法,擔心學不好,上課後發現實際步驟並不複雜,只需要多加練習,並注意一些細節。「專業導師們在旁邊指導和糾正,讓我感到安心。而且從他們的教學領悟到:意外發生時,一定要令自己冷靜下來,然後迅速準確地處理。」
她直言完成課程後最開心的是意識到自己都有能力挽救生命,而非僅限於在旁邊擔心。「希望日後可以學習更多急救知識,增值自己,同時拯救別人。」
體會生命可貴
同樣在暑假參加課程的羅竣樂同學坦承,此前對CPR沒概念,只大概知道可救助暈倒和不醒人事的人。「第一次學習CPR時感到有點難,之前以為是在胸部輕輕按壓,原來要壓下去足足5cm,而且須同時控制節奏、速度和力度,絕不容易。」
羅同學指出,幸好得到專業導師在旁耐心指點有關姿勢和注意事項,慢慢掌握到正確方法。「我覺得CPR屬於相當基本又極之實用的技能,可以在關鍵時刻大大提高挽救生命的機會,提升整個社會的安全意識,所以我會鼓勵同學或家人朋友學習。」
修讀生物科的羅同學完成這個課程後對相關課題更感興趣,例如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他認真地說:「使我更想了解人體心臟和腦的奧秘,例如電脈沖是怎樣產生、如何流經心臟等問題。」
學習急救,表面上學生能得到一項技能、一紙證書;深入一點是體會生命的可貴,更加珍惜生命。
潘詠儀校長則希望學生再明白多一件事,她語重心長地說:「路不轉人轉,一定要有這種growth mindset。事情不flexible,可是人要flexible,mindset要flexible。我希望學生有這種mindset。」
數年疫情令一些行業陷入困境,不少人失去工作,但人可以通過增值改變處境。她以一名舊生作例子:「不久前有位舊生回校幫忙,他修讀多媒體,懂拍攝、剪接,畢業後從事婚紗攝影工作,亦會做活動攝影;同一時間,他擔任保險從業員,兼且是一個學習中心的老闆。」
潘校長說起這名校友滿臉欣慰讚賞:「他很有膽量去嘗試。」
她停一停再說:「這也是疫情給他的衝擊,疫症給了我們很大衝擊,有種『好花不常在』的感覺;所以讓大家更常去思考自己的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