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佛韻:歷史文化與藝術表現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古代文化巡禮#

「於京城西武周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魏書.釋老志》)

 

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齊名,矗立於山西大同,是北魏開鑿的皇家石窟,分為早、中、晚期三個階段,以早期「曇曜五窟」為代表。石窟見證了絲綢之路上佛教的傳入,現存主要洞窟45個,石雕造像5.1萬餘尊。窟內佛像雕刻精美,氣勢恢宏,表現了佛教的輝煌藝術和北魏的虔誠信仰。

一、雲岡石窟:文化與歷史的交融

1. 文化價值
魏晉南北朝戰亂頻仍,儒學受衝擊,道教因其哲學思想和治世理念迎合統治者需求而興起。同時,佛教「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的觀點,也因能撫慰百姓心靈而盛行,最終形成儒釋道三教鼎立。北魏興佛,大力興建石窟寺,藉助佛教鞏固統治。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吸收儒道思想實現本土化,並融合鮮卑文化,雲岡石窟正是這一文化融合的體現,具有極高文化價值。

2. 史學價值
雲岡石窟的建造貫穿北魏王朝,由鮮卑皇族主持開鑿,其建造歷程本身就是一部北魏興衰史。石窟的藝術風格,也隨着時代變遷和民族融合而演變,展現了佛教漢化的過程,是鮮卑文化、漢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這些珍貴的石窟遺存,不但記錄了北魏的政治、宗教和文化,而且為研究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二、造像藝術:題材與風格的演變

1. 造像題材
早期:帝王形象與皇權至上
以北魏五帝為原型塑造佛像,體型高大,氣勢雄偉,旨在宣揚皇權,把政治統治與宗教信仰結合,表現出濃厚的政治色彩。除大佛外,周圍的造像也體現了森嚴的等級制度,例如群臣、百姓和奴隸等形象,他們以不同的姿態和表情,烘托出大佛的崇高地位,進一步強化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中期:多元題材與社會生活
這一時期出現了雙窟形制和二佛並坐的造像形式,可能與孝文帝和馮太后並稱「二聖」有關。此期造像題材更加豐富多樣,包括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也描繪了北魏政治、社會的生活畫面,尤其第六窟中心塔柱,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的一套連環佛傳故事浮雕最為經典,展現了北魏社會的繁盛景象。

晚期:禪宗思想與平民信仰
由於社會動盪和政治變革,此期造像題材更貼近下層百姓生活,出現了禪宗興起後的思想題材,例如禪定、悟道等,強調內心的修行和頓悟,與早期注重宏大敘事的造像風格截然不同。此期石窟不再堅持高高在上,也更加注重消災解難、脫離苦海等世俗化的故事內容,例如女子為丈夫、父親為兒子祈福。

2. 造像風格
早期:西域風格與皇室威嚴
初傳時期的佛教造像,不論形體還是服飾都還保留很多的外來因素。佛像造型受西域藝術影響,圓臉、短身、寬肩,體型高大,具有胡人特點。同時,也注重表現帝王的威嚴和慈祥,例如模仿天子的面相。服飾方面,以袒右肩式和通肩式為主,衣紋凸起、配有項圈,帶有明顯的西域風格和北方少數民族服飾的特色。

中期:中西融合與漢化趨勢
由於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此時的造像風格開始融入漢文化元素。佛像造型不再像早期那樣雄壯,而是趨向長頸清瘦、面部表情內斂,服飾也融入了褒衣博帶式佛裝的漢服特色。由於開鑿規模擴大,出資者增多,造像風格也更加多樣化,呈現了皇室、官吏、僧尼、信士的不同審美趣味,以及社會各階層對佛教的理解。

晚期:本土風格與民間日常
由於北魏遷都洛陽,雲岡石窟的開鑿規模縮小,主要由地方貴族和百姓主持,多小窟小龕,造像風格更趨平民化。少了皇家氣派,造像更注重表現日常生活和世俗情感,與早期和中期的宏大敘事、皇家威嚴和壯麗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壁畫描繪也多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家居建築、出行交通等,呈現了佛教藝術的世俗化趨勢。

雲岡石窟以其精湛的雕刻藝術和宏大的規模,彰顯了佛教的莊嚴和皇室的威嚴。從早期帝王形象的塑造,到中期多元題材的展現,再到晚期世俗化趨勢的發展,石窟的造像題材和風格演變,清晰地反映了北魏社會的變遷和佛教的漢化進程。

 

撰文︰梁慧敏博士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副教授,中國語文文學碩士課程主任。曾任香港考評局中學文憑考試中國文學科科目委員會委員。

#梁慧敏# #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