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是你的名字。
讓你首次窺見這個世界的,可能是某個細數不同電影讓你眼前一亮的學長,或是心儀的同學分享某齣不知名的電影。你不發一言,暗裏希望馬上把提到的作品看過一遍,躍躍欲試參與討論。
王家衞、楊德昌、朴贊郁、是枝裕和、小津安二郎、馬田史高西斯、雲.溫達斯、奇斯洛夫斯基……你開始一個又一個不曾聽到的名字。
你,15歲,對電影萌生興趣卻自愧所知甚少。仰望一個個電影巨人半懂不懂,嘗試把一齣齣戲看完。你懊惱,那些影史經典你看不出味道,你更羞於啟齒,你疑惑該不該讓人知道你很喜歡周星馳喜劇電影。
正如你終於嫌棄香港書展會場氣氛,學會一個人遊走散布城市的獨立書店,在一個個文學啟蒙作家中摸索到自己的品味,你也跟着同學瀏覽電影節的特刊,誤打誤撞走進電影節不同場次。
上了大學以後你發現身邊總有不同的電影節影迷:每年都像在搶演唱會門票一樣準時在開賣買票的影迷、永遠在社交媒體抱怨售票系統錯過場次而哀號的影迷、開賣過了兩三天才出手的「佛系」影迷、社交媒體群組等待有緣人轉讓「放飛」的影迷、電影節宣布加場猶如失而復得終於買到心儀戲飛的影迷,還有只為了提前追看偶像出演新作,在你眼裏稱不上影迷的影迷。你甚至追看種種映後談場次、大師班的活動,一睹電影名人的風采。
你從愛森斯坦、巴贊、羅蘭巴特起閱讀電影詩學的理論,同時接觸影評人的文章。你曾經追看種種電影KOL文章、XX分鐘看完電影的YouTube頻道,但你不敢向人提起;你曾經討厭流於「吹水」的符號分析,直到你讀到精采得令你佩服的影評文章;你曾經目睹某齣電影牽起性別討論,你一方面想參與發言,一方面卻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或許你可能甚至加入邪典群組,由The Room、《伊波拉病毒》起追看一齣又一齣Cult片。
或許你有幸(或不幸)成為文化版記者、電影編劇,走在更靠前的位置觀察、參與電影工業。
或許你過去不明白香港電影的好,後來你可能懂得了。
或許有一天,你對各種電影活動沒有那麼期待——曾經的你什麼都看一大輪、參加一大輪,你對時間的投資變得謹慎。你對電影頒獎典禮結果也沒有興趣(你心底裏不相信它的公信力),你也不再相信什麼名人推薦電影,你厭棄了那種把劇情重複一次不是吹捧神作就是踩成爛片的讀後感,你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導演的光環說服,你開始認同資深影評人的說話:電影導演是最會說大話的人,尤其是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裏。
多年以後你領悟品味自信這回事。你沒有像過去那樣期待,也沒有像過去那樣容易失望。
你接受了鍾愛的導演,有時也會交出水準之下作品的事實,並嘗試說服自己,這次買票是為了回饋上一次作品。
你接受了電影節是一場大型獎券活動,你等待知道的是,到底哪一齣電影才是真正的大獎。
你不再羞於跟一般人一樣觀看主流電影,也不會因為他人的相反立場感到煩躁。你看通了電影作品肌理與脈絡,能夠指出作品細節背後意圖、作品受什麼因素影響及怎樣令觀眾產生反應,你對自己的品味感到自信,你不害怕跟人平心靜氣從細節開始討論。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你永遠記得怎樣的電影場景,讓你留下美好的觀影回憶。
撰文︰張穎恒
文化評論人,細讀工作室創辦人,致力文化藝術的教育創新,提供學校活動支援、推動教學法轉變。
「師前影後」專欄文章由人前是教師,人後是流行文化影視作品的老饕輪流執筆,希望分享觀影心得,融入教育生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