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在近年備受關注,對於有智力障礙的青少年,要「表達」情緒更是有口難言,殊不容易。溝通是一生的課題,成長路上充滿挑戰。
這些孩子每天回校是怎樣的心情?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的教師們本着關懷,課堂都準備趣緻小工具,幫助學生打開心窗。「情緒輪盤」上圖文並茂,詞彙豐富,有助高中生表達複雜心情,好的壞的都能分享或紓解。上課時,因應學生專注力較弱,教師都以「聲情教學」為主,需要誇張表情及提高聲線,有教師甚至笑言教書有時像做大戲。放學前,各人會拿着DIY「靜心瓶」——一個注滿顏色凝劑和閃片膠珠的大燈泡,靜謐相處,沉澱當天思緒,其後懷着正面心情歸家。
回到現實生活,學生要學習獨立思考及照顧自己,是另一大課題。教師會以「模擬情境」實習,例如把學生帶往公園,安排「陌生人」上前試探。食物誘惑是學生的死穴,事後需要教師一再警惕,明白保護自己的重要。學校也有「來去自如」測試日,高中生在課堂進行資料搜集,分成小組,自行乘車到指定目的地。途中教師更會暗中安排小難題:如儲值卡負值無法入閘,觀察學生如何解難。
為提升自理能力、自我價值與責任感,課室推行「一人一職」,不同學生出任班長、白板管理員、門窗管理員、午膳大使等,各司其職。既有恒常訓練,學習生活技能外,也有幫助高中生裝備自己,準備投身社會的課程,包括酒店房務、美容美髮、餐飲業訓練等。學校會透過性格評測,了解每位高中生的性格特質與志趣,並與相關教師、社工、家長進行期望問卷,協助選修最適合的訓練,為未來鋪路。學校營運的小型咖啡店讓學生實習,學生表現都殷勤有禮,堂食外賣有條不紊。由此,教師更加堅信只要配合恰當工具、資源及平台,深耕細作,自會開花結果。
難得是純真的孩子觀察力敏銳,喜歡不喜歡,在教師面前都會直言不諱;有時,就像一面鏡子照見彼此,關愛體諒。學校真如暖心大家庭,讓每一位成員茁壯成長。
獎項: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訓育及輔導)(包括升學就業輔導)
學校:匡智張玉瓊晨輝學校
得獎教師:袁佩兒、邵信堅、莊敏娟
撰文︰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卓越教室》介紹十組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奬的老師及其獲奬教案。節目逢星期六晚8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播映。
節目重溫: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outstandingteachers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