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世界切忌「跟車太貼」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學術瑰寶#

最近一條「單車友」與小巴司機舌戰的影片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更成為不少單車愛好者的熱話,討論孰是孰非。

事源數名「單車友」在太和附近的馬路上踏單車,在後跟隨的小巴司機響咹催促「單車友」,後者不滿被催促,直接在路上攔下小巴與小巴司機對罵;有「單車友」更向鏡頭舉中指及「伸脷」等,引發網民熱烈討論。

其後,有網民極速「起底」,貼出疑似該名「單車友」的社交平台,引發大量網民到該平台留言大肆批評。可是,該社交平台的主人卻是一名單車界的YouTuber及KOL,大家今次真的是「跟車太貼」齊齊炒車點錯相。

該名KOL發現自己的平台突然出現大量批評後,立即澄清自己並非影片中的「單車友」,亦不認識片中人,希望網民要做好事實查核(fact check)。

在新媒體時代,「起底」變得十分容易。然而,網民如不負責地「點錯相」,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同樣巨大;網民如「跟車太貼」,就會變成了加害者,正如被「點錯相」的那位YouTuber所說,網絡世界應做好事實查核。

現今的新聞教育中,網絡熱話往往會成為新聞題材之一。媒體為了吸引流量,會把網民熱話包裝成新聞在自家平台發布。如果未做好事實查核,後果會非常嚴重,輕則影響別人及公司聲譽,重則會被人控告誹謗,有機會要作出賠償。

另一方面,該名YouTuber也為公關界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當知道自己被誤解時,立即作出澄清,同時在澄清內容中加上警惕字眼,用字並不強硬,成功轉危為機,獲得不少粉絲讚賞,實屬很好的公關案例。

網絡世界充斥無數的虛假資訊,任何人都可以發布,只要大家都肯行多一步,做好真假資訊,不急於表態,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誤會,但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這一步呢?

 

撰文︰Fred
大專新聞及傳播學兼職講師

#Fred#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