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同時即將過農曆新年,由龍年轉入蛇年,先祝各位讀者蛇年大吉,新一年靈蛇出洞,好運亨通;同學們龍歲已得千般好,蛇年更上一層樓。
下學期開始,同學們重回課室,對於大學四年級的同學,亦代表即將畢業,踏入社會工作。上課時我問了大家,畢業後想做什麼工作?有沒有什麼想法?的確,很多同學仍感到迷茫,不知前路如何,尤其在當前經濟不景、世界混亂的大環境中,更顯得不知所措。
很多人問,究竟讀新聞與傳播可以做什麼工作?最理想當然是做記者、公關或媒體相關的工作。然而,真的只限於這些行業嗎?
我常對同學們說,如果你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工作,那就全力向這個工作奮鬥努力;如果你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行業,那麼不如什麼機會都嘗試一下,從中尋找自己的興趣。
新聞與傳播的課程中,我們學習的是如何有效地溝通、如何包裝故事、如何分辨是非、如何運用媒體科技更有高效地傳遞資訊、如何發揮創意等,這些都是現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知識及能力,而且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締,這些知識無論在哪個行業都適用。
最近與不少朋友聊天,談到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世代,究竟什麼能力更重要,我們應該加強哪一方面的教育,大家不約而同地說是「溝通能力」。社交媒體、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人類愈來愈倚賴科技,漸漸地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結果引發很多不必要的誤會,更甚者會引發公關災難,摧毀一間企業。
很多同學或家長仍認為,讀新聞與傳播,畢業後一定要當記者或公關,但在現今新媒體的世界中,大家的出路比以前更廣闊,正因為課程學習的是如何運用不同媒介與人、與世界溝通,例如通過文字、說話、拍攝影片、照片、故事創作等,這些都是新聞與傳播學畢業生的優勢。
舉個例子,現時在香港做生意,要面對中國市場,「小紅書」必不可少,無論你是公關還是做營銷,必須懂得有效地用「小紅書」與目標客群溝通;又例如,你在非牟利機構工作,則要與政府及捐款者們溝通;你加入政府,也要與不同部門的人溝通。事實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溝通,畢竟人類是群體生活的。
新聞與傳播學系的同學們,我相信無論大家未來在哪個行業工作,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總會幫得上忙,助你在行業中突破自己,更上一層樓。
撰文︰Fred
大專新聞及傳播學兼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