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歌,最緊要「洗腦」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學術瑰寶#

廣告反映了我們當下的生活、觀念和流行趨勢。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廣告歌,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朱古力奶、九十年代充斥偶像和流行歌曲的電訊廣告,以至進入千禧年後,非常「洗腦」的「Can’t give you Gatsby」。

較早的時候,廣告藉着悅耳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詞,深深印在觀眾的腦海。大家都喜歡看俊男美女,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紅極一時,偶像化和戲劇化的廣告形式大行其道,廣告商大灑銀彈,直接採用熱播的「派台歌」,製作了許多我們津津樂道的經典。

現在回想,以容格(Carl Jung)的原型心理學目之,歷代「阿May」幾可謂涉及各種阿尼瑪(anima)——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原型——的形象,着實比國際知名的邦女郎還要多元化。其後,日本男神進入我們每天的視野,伴隨他的俊臉,就是那首懷舊非常卻又極其「入腦」的廣告歌,令所有人都在某一天都成為了男高音,狂飆那「呀……AAH……」(參考曾潔盈〈輕談淺唱不夜天|洗腦忘不了! Catchiest Commercial Songs〉;〈廣告歌勁洗腦 究竟邊一首最勁?〉)

近一兩年,廣告歌的「洗腦大法」,利用重複、誇張和滑稽的效果。聽起來像是「保單保單,呀保單保單」的健康產品廣告,非常聰明地將預算都投放在星級代言的費用,其他背景、道具以至廣告歌本身,都有一種「極簡」的「美學策略」。同樣,另一個中藥品牌也都以成名多年的歌手擔綱,整整數十秒的時間,不斷唸誦品牌名字,而非追求優美的旋律和起承轉合的故事。

 

撰文︰黃自鴻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曾任中文榮譽文學士課程課程主任。

#黃自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