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卷二實用文奪星指南(上)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

 

文憑試中文科卷二實用文佔中文科總分達13.5,比卷一閱讀甲部16篇經典範文還要多,是考生必爭之地。奪星攻略,當深思細察,絕不能掉以輕心!

此卷滿分為50分。其中「內容」滿分為30分,「行文組織」滿分為 20分。而「行文組織」又細分為「行文語氣」與「組織」兩項,各佔10分。這些對考生而言,有何意義?

首先,有別於以往的中文科卷三之「聆聽及綜合能力」,此卷任務相對簡單。一般而言,可包括:回覆投訴、發出邀請、評論事件、提出建議、發表演講、撰寫報告等。同學心中有數,臨場就不會手足無措了。

其次,此卷主要考核考生理解、組織、構思、表達等能力。一般考生對此了解不深,有必要說明一下。

以下按評分表來說明,內容包括「理解」和「構思」兩部分;「行文組織」是另一個重要部分。今期先說明「理解」的部分。

理解

指針對題目及二至三則簡單資料(文字或圖表)的理解,按試題要求完成寫作任務。這些資料多與日常生活情境有關,故平日要多留心校園及社區發展。難處是,想一想:這些事情的發生、活動的推行,背後有何原因?對我們有什麼意義?以2024年文憑試實用文為例,題目通過資料一和資料二,提供計劃的背景、活動內容、對象、群組回應等資料。

該題任務有二:一是美化校園計劃「如何有助學生成長」?二是「鼓勵同學支持計劃」。這是一般考生都不會忽略的。那麼,究竟如何把考卷分為上中下品之不同級別?考生常犯錯誤,舉例如下:
.審題大意,對象有誤︰題目的寫作對象為中五學生,考生卻誤以為是全校;
.顧此失彼,回應不周︰活動公布後群組意見不一,有反對的,也有支持的。兩者均需考生回應,而不能只集中回應反對者的觀點;
.回應角度,質量欠佳︰或認為批評者過慮,或指出利多於弊,或從表面與實際兩方面提出看法。角度不同,觀點必須針對問題,明確合理,闡述全面為佳。

考生須留意,整合訊息齊全,不表示就能達到中品以上。要取得佳績,當在以下幾方面着墨,例如︰

.「如何有助學生成長」一句,關鍵詞「成長」包括些什麼內容?
.「鼓勵同學支持計劃」一句,關鍵詞是「鼓勵」,這包括些什麼?這些都沒法在資料中找到,換言之,這是分出高下的重點、要點,考生不能等閒視之!

(待續)

 

撰文︰曹順祥
中學前中文科主任、陳樹渠紀念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