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聖書院】半世紀的信念—堅持與承傳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我們置身於「VUCA」的新時代,每分每秒都在不斷變化 (Volatility)、充滿不確定性(Uncertainty) 和錯綜複雜 (Complexity)、信息似是而非 (Ambiguity),於教育工作者而言無疑是極具挑戰。我以校友身份回到這逾半世紀的母校出任校長,依靠的是堅實不變的基督教育人信念—信、望、愛的追求。當年師長們的身教言傳,成為我賴以奔跑的力量源泉,讓我得以奮力堅持。

常存盼「望」

當年那個少不更事、懵懂莽撞的我踏入中聖書院的時候,住在狹小擠迫、貧窮簡陋的公共屋邨,家庭資源匱乏,對未來沒有想像,也未敢想像。然而當時個子矮小卻聲如洪鐘的劉兆瑛校長,卻從不嫌棄學生的背景、從未把我們放棄。每天早會,他都會真摯地跟我們分享生活的體驗、鼓勵我們努力突破條件的框限。他那聲聲語重心長的勉勵,深深地植根在我的心底,強而有力地敲起對未來的嚮往,這份恩情至今未敢忘懷。

這些年香港社會比以往繁榮進步了不少,但坐落深水埗區的中聖書院仍不乏資源或心靈貧窮、缺乏自信的學生,願我和中聖的老師團隊,能力盡己任、謹守崗位,就如昔日劉校長對我們一樣,陪伴學生走過他們的青蔥歲月,播下堅壯的種子!記得某個考試後,老師按著對學生的認識,將試卷分為「盡力」與「未盡力」,「未盡力」的需接受「特訓」,學生口中縱有怨言,卻乖乖地留下接受「特訓」,或許他們正暗自歡喜能被老師看見!中聖老師積極鼓勵學生要活像《超級瑪利奥兄弟》,縱然面對層出不窮的挑戰,仍要不怕困難、努力堅持面對,盼望Woo Hoo成功過關的一刻就近在咫尺呢!

「愛」人如己

「耶穌說:『要愛主你的神,盡心、盡性、盡意。』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7-39)猶記得當年班主任林銘棠老師,總溫柔地關心每個學生的需要,願意犧牲寶貴的私人時間,與我們共進午餐、放學跟我們補課、輔導叛逆的我們,教迷茫的青年人感受到愛與關懷,生命從而悄悄得到轉變和轉化。相信今天師長常常與學生並肩外出午膳;小息和放學後,各個課室仍燈火長亮,師生鬧哄哄的做壁報、做功課、補課、玩桌遊、團契、傾訴心事,陪伴他們走過這暴風般成長的青春期。這正是中聖關愛文化的承傳。

「信」仰是堅持的動力

知識改變命運,在中聖書院裡信仰是教育堅實的根基,讓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得以薪火相傳。在我甫踏進中聖書院,便被這裡濃濃的關愛氛圍所吸引,師生基督徒散發著喜樂、平安、穩妥的馨香,這裡彷彿是錯綜複雜世代的避風港。我在這裡尋獲生命的意義,積極回應上帝給予的機會。上帝未曾應許天色常藍,現今的世代比過往複雜多變,青少年面對似是而非的訊息,立身處世並非容易。為守護這一代的青少年,在我們遇到複雜難以拆解的挑戰,許多次我和中聖老師團隊同心禱告、多少次觸動流淚,我們卻深深相信所歷經的困難,無非是天父為了讓我們變得更成熟、更堅強、更能學會愛和被愛,讓祂所託付給我們的孩子能更健康、快樂地成長。信仰讓我們堅持真善美,堅信主在掌管,並要在我們和孩子身上成就祂美好的旨意。

我在暮色昏暗之時準備離校,乍看仍有一群老師埋首伏案,為學生努力堅持。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感恩在這條路上,左右顧盼能瞥見不少同行者與我疾風飛馳、抱持使命,憑信前行。

作者簡介﹕

中聖書院 陳惠華校長

陳惠華校長本著基督教價值觀,輔以「愛望誠信 尊己立群」校訓作培育學生宗旨;陳校長更致力提倡以正向教育「成長思維」融合於教與學中,鼓勵學生勇於面對成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