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情緒篩查 三成中學生抑鬱

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香港學生情緒健康持續受社會關注。立法會秘書處的數據顯示,「精神健康」是公立中小學教師和社工處理的最大類別輔導個案,而香港學生自殺死亡數字在過去10年間增加兩倍,2023年達32宗,創10年新高。為協助校方了解學生精神健康需求,香港青年協會於2023年11月至2025年4月期間,為26所中學提供情緒健康服務,同時篩查約4600名中一至中六學生的情緒問題。

調查採用「病人健康狀況問卷-9」(PHQ-9)評估學生情緒,分數達10分以上代表具抑鬱傾向,需要「三層應急機制」下的第二層支援,如20分以上則需校方介入並轉介學生就醫。結果顯示,約三成學生受抑鬱情緒困擾,有63.5%的人曾於接受評估前的過去兩星期感到「情緒低落、抑鬱或絕望」;有28.4%曾有死亡或自殘念頭,更有5%表示幾乎每日有此想法。

中一中三中六高危

青協督導主任馬佩雯表示,學業壓力、家庭問題及人際關係是學生情緒困擾的主因,多見諸中一、中三及中六學生。中一學生易因適應新環境感到焦慮,中三及中六學生則分別面對選科及文憑試壓力。文化環境亦對學生心理帶來影響,部分新來港學生因寄宿環境陌生、與父母分離而出現情緒問題。

青協已為部分需要第二層支援的學生提供小組治療及朋輩支持。前後自測問卷顯示,62.5%學生的抑鬱症狀有所改善,抗逆力及生活質素滿意度均有提升。政府於2023年年底推出三層應急機制,識別和支援有自殺風險的學生,並於去年宣布優化機制,加強培訓校內團隊及「校外支援網絡」,確保學生得到持續支援。

校長︰望增師訓資源

天主教鳴遠中學周黎明校長指出,教師工作量大而且並非心理學專業人士,即使坊間有相關培訓,亦因名額所限,只能派出個別教師參與。他期待政府增加資源,加強實用應對技巧的培訓。馬佩雯表示,為配合三層應急機制,青協將繼續提供第二層小組治療,同時亦將推行精神健康校園服務,提供危機處理技巧培訓,並加強跨界別團隊介入,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到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