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前撰文(房地產科技邁向「易用為王」時代(上))指出,房地產科技(PropTech)未來發展關鍵在於提升不同應用場景下解決方案的實用性與用戶體驗。然而,知易行難,究竟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實用性?以下分享幾點觀察與建議,權當拋磚引玉,供業界開發者參考。
從「數據展示」到「決策輔助」
房地產科技的價值,不應止步於資訊提供,而應進一步引導用戶行動。舉例來說,與其單純顯示某區樓價走勢,不如結合買家背景(如首置客、投資者),提供個性化建議,例如「適合長線收租」或「短期升值潛力較高」。
又以物業管理為例,與其單純顯示冷氣系統的耗電量變化及標註異常時段,不如分析可能原因(如濾網堵塞)並建議具體維修方案。同樣地,建築安全系統若能把複雜的傳感器數據轉化為直觀的風險評級(如「正常/注意/危險」),並附帶相應的安全指引,將大幅提升系統的實用性。更進一步,這些工具若能整合可行動項目(actionable items),例如自動預約工程檢查或生成維修工單,才能真正發揮科技效能。
簡化操作 擴大用戶基礎
目前,許多房地產科技工具仍多局限於科技專業人士使用。以建築安全監測為例,若能把專業的結構數據轉化為簡單的「紅黃綠」燈號顯示,並配合語音提示,就能讓前線工人快速掌握安全狀況。同樣地,物業管理系統若能採用自然語言查詢(如「顯示本月能源消耗異常的設備」),或一鍵生成維修建議報告,將顯著降低使用門檻。
總括而言,房地產科技已進入「用戶體驗決勝」階段。無論是應用在哪些具體領域,企業若想擴大市場份額,必須從用戶角度出發,化繁為簡,讓科技真正成為助力,而非負擔。唯有把複雜數據轉化為直觀洞察,並提供明確行動指引,才能推動行業邁向更廣泛的應用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