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英國文學史最偉大的六位詩人之一的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在他著名的《天真的預兆》(Auguries of Innocence, 1803)裏頭寫下了四句精采詩句,深刻地揭示了宇宙的奧秘和生命的無限可能性: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一沙一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一花一天堂,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掌心握無限,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刹那即永恒。
布萊克認為,普通的事物中蘊藏着無限的意義,只要用心觀察,就可以在微不足道的元素中看到整個世界。他鼓勵人們從平凡之物中窺見不凡之美,在細微之處用智慧的雙眼和真善美的心靈從大自然中洞見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提醒我們,無論是沙粒還是花朵,無論是手掌還是剎那,它們都蘊含着宇宙的奧秘和時間的無限延伸。
在2001年的電影《盜墓者羅拉》(Lara Croft: Tomb Raider)中,電影不僅展現了精采的動作場景與勇敢的探險精神,也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文學意象,通過布萊克的詩歌傳達對人類探索與存在的思考。
電影的主人公羅拉是一位勇敢、智慧且堅韌不拔的探險家,她的冒險不僅僅是追求寶藏或解開古老的謎題,更是在尋找自我意義與人性之光。其中,影片多次通過羅拉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和行動,彰顯出「一沙一世界」的理念。當她的手指輕撫柬埔寨的廟宇壁畫的裂痕時,沙粒從縫隙中簌簌滑落,那不只是沙,更是時間的骸骨。她所追逐的寶藏,實則是永恒的倒影。當她解開千年機關,觸碰的不是黃金,而是布萊克筆下的「掌心握無限」(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每座古墓如同摺疊的宇宙:墓道裏的永恒,掌心中的無限。
當她在古老的神殿中解開謎題或與時間賽跑,時間的緊迫感與那一刻的深刻意義交織,讓觀眾體會到每一個瞬間都藏有永恒的價值。影片的字幕或對白中,有時會引用或暗示這些詩句,讓觀眾在激烈的動作與深沉的思考中,同時感受到詩中那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哲理思想。這種融合不僅增強了視覺的震撼力,也豐富了電影的內涵與藝術層次。
總而言之,布萊克的詩意追求,是浪漫主義對人與自然、對微觀與宏觀之間關係的詩意詮釋。在電影《盜墓者羅拉》中,這一理念激發了角色對世界微妙之處的敏感觀察,也是對探險精神的升華。由於電影大量展現未知世界的奇幻與神祕,影片中的詩句就像一個精神指引,讓觀眾在奔波的身影背後,感受到那份來自大自然與人類情感的深刻韻味。羅拉的每一次探索,似乎都在提醒我們:平凡之中藏有偉大,微小之中映照出永恒。在日常中,若能以此心境對待,或許我們也能在一粒沙中看見整個宇宙,在一朵花中感受天堂的存在,以及在生命的剎那體驗永恒的美好。
撰文︰曹穎寶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