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距離觀賞AI劇集已不遠?

2025年08月22日 星期五

 

#學術瑰寶#

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一日千里,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已經由簡單的生成文字、處理文書,到今時今日已經可以自動生成圖片,甚至影片,生成的內容幾可亂真,部分內容如果不說明是人AI生成,根本看不出來。

內地最近有一齣為名「九尾狐男妖愛上我」的微短劇,其播放量超過1.8億次,最令人意外的是,它全部是以AI製作,據說3集成本只需50元人民幣,成本低到離譜,而傳聞從業員每月收入可高達5萬元人民幣,引發市場激烈討論。

是否真的可以低至50元人民幣?事實上,50元人民幣只是AI生成器的使用費,當然未計及其他人工、設備等成本。製作AI短劇的製作人「辣糖」稱,其他成本還有數據處理及人力創作等;另一位從業員稱,一齣用AI創作的短劇,5分鐘的成本約100元人民幣,如果要涉及更高畫質及其他特技等,費用會再增加。

從商業角度來說,在現今傳媒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中,老闆都在想盡辦法節省成本,無可否認AI會使成本大幅拉低,就連本港不少傳統媒體也已經引入AI,部分更要求新聞從業員或其他員工們充分使用,包括撰稿、資料搜查、撰寫文章、分析新聞稿,所以大家可以見到部分媒體會標明AI生成部分。

至於電視台,本港已經有某「大台」即將推出AI生成內容,包括AI主播,參與健康新聞報道,亦會在旗下的串流平台播出首齣全AI生成偶像短劇。暫時觀看該短劇的預告片後,發現質素雖與真人拍攝仍有距離,但在畫面上已經不俗,如果成功,相信會有更多AI生成影片面世。

AI已經是這一代人不能欠缺的工具,雖然仍有不少人抗拒AI,但正如智能手機面世時,初期大家都抗拒在手機看新聞及劇集;隨着時代改變,智能手機改變了世界,改變了整個傳媒生態,所以我們必須學習運用AI,不要抗拒AI。不難看出的是,AI帶來的技術革命已經驅動全球影視媒體的轉型。

 

撰文︰Fred
大專新聞及傳播學兼職講師

#Fred# #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