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大家仍會看到不少中學生在巴士上沉迷書海,手不釋卷;近年我們看到的是手機低頭族,與連線打機、快速瀏覽社交平台的中學生。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網上媒體資訊氾濫,青少年沉迷網絡的情況極為嚴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校要推廣閱讀,無疑是難上加難。
香港教育城2024年學生閱讀習慣問卷調查發現,29%受訪學生每次閱讀少於15分鐘,有37%於16至30分鐘內,即整體66%每次閱讀時間少於30分鐘。七成學生傾向在短時段內閱讀,如上學或放學途中、小息、早會及閱讀課。調查發現學生閱讀呈碎片化,大部份教師認為碎片化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帶來負面影響,包括閱讀連貫性下降、影響深度閱讀,缺乏耐性等。在現今世代推廣閱讀的確困難重重,然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把握當中的機遇,改變推廣閱讀的策略,才能有效推廣閱讀。
電子化的閱讀與創作
早在十多年前已開始興起電子書,無論香港公共圖書館甚至各大院校都改變推廣閱讀的方法,沒有不購入電子書,期望學生在運用資訊科技時,同步進行電子閱讀。科技發展至今,不同的電子書平台如雨後春筍紛紛湧現,例如Hyread、E-Class、Kindle等提供不少免費及收費的電子書供學生閱讀,這的確有助推廣學生閱讀。本校除了提供大量的電子書供學生閱讀外,我們更進一步善用資訊科技,為學生製作電子書,放在網上電子書平台供學生閱讀。出版實體書籍,其中的費用不菲,亦牽涉出版社、書店等協商;但製作電子書,價錢相宜,性價比相對較高。製作電子書無疑增加學生寫作的成就感之餘,更能同步推動學生閱讀同儕的佳作。
生活化的閱讀
青少年大多認為閱讀是一份功課,是一種壓力。我們要讓青少年知道閱讀其實是生活的一部份,明白閱讀與我們身處的香港有密切關係。上年度本校閱讀週主題是「香港城市散步學」,讓學生明白閱讀不是紙上談兵,更可以用雙腳走出來。我們邀請了香港城市散步學作家黃宇軒到校分享如何進行香港社區的城市散步,原來寫作和閱讀可以不必用高深艱澀的文字,只需要學會用不同視覺觀察,就能有許多新發現。我們更組織中英文城市散步學團,帶領學生遊走香港舊區,將書中所學,通過雙腳,延伸至我們的社區。
視象化的閱讀
現今青少年熱中瀏覽短片,本校亦嘗試通過影視作品,把文學作品視像化,以吸引學生閱讀。本年度適逢金庸百年誕辰紀念,我們上學期以金庸的武俠小說為題材,以影視作品與文本對讀的方式,吸引學生閱讀金庸小說。當中我們開設了金庸武俠小說電影欣賞會,讓學生一邊吃爆谷,一邊看電影,最後更邀請老師分享金庸作品的原著出色之處。
下學期我們以英文影視作品Fantasy book 為題,當中我們重點介紹這三部作品:《Harry Potter》、 《Narnia》、《Percy Jackson》。計劃開始先分別於午飯時間在課室和禮堂播放電影,引起學生對作品的興趣。星期二及四的早讀時間,老師節錄了部份章節,讓學生嘗試閱讀這些作品。
最後我們於閱讀週引入四社角色扮演大賽及問答比賽,更以拆解《Harry Potter》 魔法為題材設立不同的攤位活動,將書中的奇幻世界具體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更深刻了解書中場景。我們讓學生明白作家奇幻的想象,親身經歷和體驗,閱讀其實可以好有趣。
建立閱讀習慣
本校除了為學生製造不同的閱讀體驗外,建立學生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持之以恆的閱讀,方能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此本校為學生營造不同閱讀環境,包括早讀時間和讀書會,讓學生建立恆常的閱讀習慣。
本校為學生每星期設有早讀時間,學生可以自選好書閱讀,或由老師按課程或活動需要設計延伸閱讀文章。學生能夠在恆常的早讀時間進行延伸閱讀,增進語文、數學、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學科的閱讀知識。例如在國際文化日前閱讀有關各地文化的資料文章;陸運會前閱讀運動員的勵志故事;科學週時閱讀相關的科學原理等等。師生共同營造早讀氣氛,讓閱讀「習慣成自然」,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閱讀同路人
閱讀除了是個人活動外,亦可以成為朋友間的話題。我們要為學生找到喜愛閱讀的同道中人,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話題,發揮朋輩的影響力。本校舉辦「悅」讀會Reading Club,一方面讓學生展示他們所讀的書籍,與同學交流閱讀心得,激發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讓學生找到朋輩認同,在閱讀路上找到同行者,方能打開更廣闊的閱讀世界。「悅」讀會的負責老師帶領學生參觀本地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書店,讓他們實地感受到選書的閱讀樂趣。老師或店主更會指導學生,讓他們了解不同書籍的內容和價值,學會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喜愛閱讀的學生在這裡找到同行者,他們可以分享好書,分享得着,分享視野。
未來︰跨科組深度閱讀
本校為學生建立恆常閱讀習慣,透過定期的閱讀時間、學科文章的介紹和「悅」讀會等方式,為學生創造多元的閱讀環境。未來我們期望加強跨科組閱讀,以中英文為主軸,與科組合作同步推動閱讀,期望能夠讓閱讀的氣氛貫穿全年,進一步推動學生深度閱讀。除了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促進他們對各科的理解和興趣。隨着閱讀習慣的培養,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生活打好基礎。
作者簡介:
李燕芳助理校長,任職聖道迦南書院,執教近20年。她任教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非華語中文科等科目。近年致力帶領團隊合作,以推廣閱讀文化。
葉慧儀主任,擔任聖道迦南書院圖書館主任多年,致力與各科組合作,舉辦校內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