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rok推出了理想化的虛擬動漫角色,旨在觸動用戶的心弦。這些角色可能可以媲美甚至取代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情感連結。一個能夠俘虜我們芳心的虛構人物將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社會健康?
這些角色的美貌常常引發男性對其發生情欲連結,而這些角色溫柔體貼的性格特質則吸引女性與他們建立情感聯繫(Leshner等,2025)。基於人類對吸引力、情感聯繫和愛的心理機制,我們能夠與人、事物,甚至虛構的角色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即使這些角色僅存在於熒幕或文字之中,正如電影《她》所展現的模樣。人類天生具備這種潛力,因此也承擔重大的責任,確保這些單向社交連結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而不是取代真實的人際關係。尤瓦爾.赫拉利曾警告:「如果我們只能與非人類的人工智慧建立親密關係,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親密關係。」
操控人類對情感的渴求
此外,Grok的最新角色並非被動的工具。它們巧妙地利用我們對情感的需求,以美貌和溫情作為誘餌,掠奪人們的芳心。它們細心傾聽、靈活調整以迎合需求,並施展魅力。這對於仍在學習如何建立連結、親密感和徵求同意的年輕人來說特別危險。雖然單向社交關係也許無害,甚至能提供有關親密感的寶貴啟示(Leshner et al., 2025)。
保護人與人的關係
因此,我們必須深入分析人工智能的影響,分享我們的研究成果,並推動合理的法規制定。我們可以協助青少年及社區理解並仔細審視人工智能的應用。在家庭和學校中,我們應該探討真實與虛構關係的區別,以及單向社交聯繫對我們的影響。學校應考慮把人工智能的道德問題納入課程,以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
我們必須發聲,討論我們的共同價值觀,評估人工智能公司是否在創造能夠提升我們生活的工具,還是會使我們的社會分裂。接着,我們必須團結一致,支持靈活的法律和規範,以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為我們服務,同時防止其對我們造成傷害。
你會任由人工智能從我們身上獲利,還是會勇敢站出來,要求它為我們的利益服務?
撰文︰
香港教育大學語言、文化素養與社會符號學講座教授 練美兒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發展與創新學院助理教授 劉錦東
香港教育大學英語教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曹亮
譯者︰黃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