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安徒生逝世150周年,今次就讓我們來看看安徒生的著名童話《皇帝的新衣》在意念上怎樣與其他文學作品形成巧妙的「對倒」。這種對倒不僅體現在赤裸的相反意味上,更體現在「眼睛看不見的真實」這一哲學命題上。文學正如一扇旋轉門,透過不同角度的進出,揭示了表象與本質的永恆辯證。
赤裸的雙重性:權力的解構與道德的昇華
在《皇帝的新衣》中,皇帝的赤裸是「集體虛妄」的產物。安徒生透過虛構的「智慧布料」,揭露權力如何依靠謊言維繫——眾人因恐懼承認「看不見」的事實,最終由孩童的天真話語刺破泡沫。這裏的赤裸是「被動的揭露」,是權力愚昧與社會盲從的照妖鏡,其諷刺性在於:皇帝以為穿着華服,實則暴露了精神的空洞。
相反,中世紀傳說「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的赤裸則是「主動的犧牲」。為抗議丈夫對百姓的重稅,她以裸體騎馬穿越市街為條件,換取丈夫減稅的承諾。考文垂(Coventry)市民因敬重而閉戶不視,唯有「偷窺的湯姆」(Peeping Tom)遭到懲罰。這裏的赤裸是道德勇體的象徵,透過身體的自我獻祭,達成對不公義的反抗。戈黛娃的赤裸非關羞恥,而是純潔與慈悲的化身,把身體轉化為抗爭的載體。
兩則故事猶如旋轉門的兩面:同樣是赤裸,一端照見權力的荒謬,另一端卻映現人性的光輝;一端是群體性的虛偽,另一端卻是集體性的共情(市民閉戶的默契)。這種對倒揭示了文學中「赤裸」的雙重性:它既可成為被批判的客體,亦可成為主體性的宣言。
看見與看不見的真實:《皇帝的新衣》與《小王子》的對倒哲學
在《皇帝的新衣》中,「看不見的布料」成為測試「智慧與誠實」的陷阱。安徒生諷刺的是:成人世界習慣以「可見之物」定義真實(如華服象徵地位),卻因此喪失直視本質的能力。唯有孩童的「無知之眼」能穿透虛妄,揭示「看不見的真相」—— 皇帝其實一絲不掛。
《小王子》則把這種「看不見的真實」提升至哲學層次。狐狸對小王子說:「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玫瑰的獨特、友誼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皆須以「心」體悟。聖埃克蘇佩(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否定世俗眼光的侷限,主張真實存在於超越表象的情感聯結中。
兩部作品形成微妙對倒:《皇帝的新衣》中,「看不見」是虛妄的根源(眾人假裝看見布料),卻也是真相的突破口(孩童看不見布料,故看見真實);《小王子》中,「看不見」卻是通往真實的途徑(用心看見本質)。前者以「否定看見」批判虛偽,後者以「否定看見」肯定靈性。如同旋轉門的運轉,兩者從相反方向抵達同一核心:真正的真實超越視覺,存在於誠實與心靈的維度。
從赤裸的雙重意味到「看見」的對倒詮釋,文學正如一扇永恒旋轉的門:它拒絕單一意義,邀請讀者在視角轉換中探求多元解讀。《皇帝的新衣》與戈黛娃傳說展現了身體政治的正反兩面,而與《小王子》的對話更揭示:當世界沉迷於「可見的幻象」時,唯有回歸內心的純真,才能觸及那些「不可見卻真實存在」的生命本質。這或許正是文學最深刻的啟示:真相不在眼中,而在視角之中。
撰文︰曹穎寶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