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看《射鵰英雄傳》,數之不盡的場面與情節深印腦海,其中之一是「全真七子」中的丘處機雖然武功高強、頗具江湖名望,但他看人最重視的是人品,更曾說「人生當世,文才武功都是末節,最要緊的是忠義二字。」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下稱董中)為屯門區名校,學生成績優秀,出現過不少公開考試狀元,包括新鮮滾熱辣的應屆「超級狀元」黃泓智。
學生成績如此出眾,平易近人的劉子聰校長固然開心,但他看重全人發展,認為學生學業優異當然好,但最重要是學會做人。
董中學生成績佳,原來被學生親切地稱為「劉子校長」的掌舵人當年也是念書高手。劉校長通過「暫取生」計劃,讀完中六後不用考A-Level(高級程度會考),直接進入中大讀4年物理。記者的學生時代稱此為「拔尖」,比起「暫取生」,拔尖直截了當道出「頂尖」之意。
「我不敢說拔尖,那時候叫暫取生。」劉校長謙虛笑道。
他不僅讀書厲害,同時熱愛運動,在4年大學生活中,主修物理、副修體育,少見的文武雙全,「我出來工作後,都有part time讀一個體育系的master degree。」
運動能訓練毅力,劉校長對此非常同意,「可能因為運動員的性格比較有紀律,會堅毅一些,或者有resilience(抗逆力),我覺得這幾樣是做運動員或做人很基本的特質。所以在中學教育裏,我也想同學堅毅一點、抗逆力更強,會灌輸他們這些理念。
數天前,本學年還未開學,已有青少年懷疑因學業壓力走上絕路,引起社會關注。香港學生壓力大早已不是新聞,制度或社會風氣上的改善通常不能一時三刻做到,因此幫助學生增強抗逆力十分重要。
精英培育計劃
董中曾產出不少狀元,偶一為之可視為碰巧或運氣,但當一個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出現,說明並非靠運氣,而是有其他原因。
「我歸納到兩點。首先是比較針對性的,我們有一個High Achiever Scheme,即精英計劃。這精英計劃不只針對學術,我們由小朋友小六升上中一時,已經收集了一些我們經常笑說是奇人異士的同學資料,他們有一些特別技能,舉例數學或者跳繩很厲害。簡單來說是建立了一個挺好的人才庫,這人才庫慢慢在這6年間成長,去培養學生發揮潛能,包括學術成績、課外活動等。」
「除了以上這針對性計劃,我認為是董中整體氛圍。這氛圍是,你問10個老師,有9個應該都能告訴你,我們絕不是只着重學生的學業,而是希望達到全人發展。這聽起來似乎容易,其實很難。我覺得,中學教育是教導下一代如何做一個完整的人。」
學習面對失敗
劉校長指出,學校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領袖訓練等,讓他們在懂得念書以外,同時學會怎樣做人。好像校隊比賽,不會有那麼多常勝將軍,如果輸了,應如何面對失敗?因此必須掌握不同能力,例如抗逆力、領導才能、時間管理、同理心、待人接物與樂於溝通等,擁有這些品質後,可以幫助學生的學業,因為學業其實很容易面對失敗,有多少人能考第一呢?因此學生要懂得「輸」之後繼續前行。
他和團隊皆認同,學子的品格、學業成績跟課外活動是相輔相成的,能夠幫助全人發展,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品格。
「這循環令我們有一種氛圍,學生不只在學術上做到成績……坦白說,去到狀元級數,不僅讀書厲害就可做到,同時要具備面對許多困難的心理質素,相當不簡單。所以可歸納出,學校能持續出現狀元,未必屬偶然,而是我們多年來建立到這循環,能幫助培養尖子……這種全人發展,也配合到我的教育理念——不單止讀書,學做人最重要。」
董中有六大特色,其中「專業團隊 穩中增值」是較新的一項。劉校長認為,專業團隊並非只代表校長、教師,而是所有持份者,包括學生。校方經常強調,做學生也要專業,例如應抱持什麼態度、好好享受校園生活等,所以董中有許多課外活動、學生組織讓他們參與。
「我們的同學不吝嗇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樂於幫助學校處理一些事情……老師們亦相當專業,非常勤力及用心。」
此外,校方有穩定的環境,像疫情之後兩年,本地有些學校多達十多二十位教師離職,董中保持着個位數。
「我剛剛當了兩年校長。我大學畢業後就到這裏,做了二十多年老師後成為校長。這穩定性非常重要。假設突然有位空降校長上任,將學校的行政作少許改動,可能會影響整個團隊的氛圍。因此我第一年擔任校長時,主要讓同事舒服地過渡。現在看到一些效果,在穩定情況下,師生過得很好,例如今年文憑試(DSE)成績非常出色。『專業團隊,穩中增值』就是這意思,這一特色新加了兩年左右。」
師生校友融合
另外,劉校長覺得「師生融合,情繫董中」亦非常值得一談,因為校友的歸屬感很強。其中一個例子是,他接任校長後,有些舊生已經建立一定社會地位,他們分別接觸校長,表示想回饋母校,支援師弟妹,所以這一兩年學校建立了六七個獎學金,「他們捐錢幫助師弟妹,例如鼓勵學業成績優異或者要到外地比賽的學生,我們始終是屋邨學校,學生的家庭收入通常較低,設立獎學金能資助同學到外地比賽、交流等。」
劉校長現時仍熱愛運動,包括跑步和游泳。他雖然理科出身,但對中華文化及文學甚有興趣,曾經答應自己有生之年看完中國四大名著,現時已讀完《紅樓夢》和《三國演義》。他尤其對《紅樓夢》着迷,連評論《紅樓夢》的作品都一一細閱。
音樂方面,他喜歡許冠傑,另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大女生李敏及劉文娟組成的「夢劇院」。劉校長笑言,當年對「夢劇院」着迷,覺得她們很有才華,更是求學時對中大情有獨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