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的變化

2024年04月15日 星期一

 

#學術瑰寶#

諾貝爾文學獎旨在表彰引領我們走向「正確道路」的文學作品,推動人類社會朝向「理想主義方向」前進。可是,隨着時代的變遷,瑞典學院的價值觀也在不斷演變。

在諾貝爾基金會成立之初,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Leo Tolstoy)被認為是最有資格獲得文學獎的人。許多歐洲文學評論家認為他的作品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並展現了諾貝爾遺囑中所倡導的「理想主義傾向」(most idealistic direction)。然而,當時的常任秘書卡爾.大衞.阿夫.維爾森(Carl David af Wirsén)卻認為托爾斯泰對所有政府和教會機構的不信任與諾貝爾的理念相衝突,因此反對向托爾斯泰頒發獎項。

有人為學院辯護,認為托爾斯泰並未按照規定的程序獲得正確的提名,但是這個決定始終引發了許多評論家的不滿。為了安撫支持者,托爾斯泰寫了一封信給他們,聲稱他很高興沒有獲得獎項,因為他不會被「邪惡」的現金獎所誘惑。從托爾斯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瑞典學院最初對文學所持的保守態度。

2016年,瑞典學院把諾貝爾獎頒給鮑伯.迪倫(Bob Dylan),是首位流行歌手兼作曲家獲得學院的認可。時任常任秘書薩拉.丹尼斯(Sara Danius)表示,「鮑勃.迪倫為耳朵寫詩,而且他的詩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歌曲、唱片、音樂會、廣播、YouTube、Spotify。我們是為了聽他的文本,而不是閱讀他的詩。」這個決定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但也表明了學院渴望擴大廿一世紀文學的定義,讓觀眾透過多種媒介表達方式接受文學的詩學。

從諾貝爾委員會對托爾斯泰的拒絕到鮑伯.迪倫的獲獎,顯示了瑞典學院的變革。這證明了諾貝爾文學獎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着時代變遷而變化,這也是其長期保持全球影響力的原因。

 

撰文︰卓嘉智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高級講師


#卓嘉智# #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