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的奧運聚會(二)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

 

#學術瑰寶#

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於1896年復興了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現代奧運會的創始人。他的靈感源自運動與藝術的結合,以及古希臘「競技」(agon)的概念。agon不僅指比賽,也意味着集會。顧拜旦把現代奧運會構想為「極致努力、多種抱負與各種形式的節日」(festival of supreme efforts, multiple ambitions and all forms),旨在通過體育與藝術的比賽促進全球和諧與相互理解。因此,這些比賽的目的不僅在於展示個人在體育和藝術上的卓越,也象徵全球團結與理解。

從1912年至1948年,奧運會設有五個藝術類別(建築、文學、音樂、繪畫和雕塑),但由於未能廣泛引起注意或達到高質量,最終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奧林匹克」(Cultural Olympiad),展示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的優秀文化及作品。這一轉變並未完全背離顧拜旦促進和平的理念,因為藝術家仍須互相競爭,只有優勝者才能在奧運會的全球舞台上展示作品。

以1995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舉辦的諾貝爾獎得主集會為例,儘管主持人表明該活動並非要諾貝爾作家互相競賽,但實際上,諾貝爾文學獎就是重要的國際文化資本。卡薩諾瓦(Pascale Casanova)把文學獎形容為「世界文學共和國」(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的中心。在這個文學共和國中,各國為文學和文化資本競爭,歐美等大國更是佔據核心位置。儘管瑞典學院聲稱政治中立,但文學獎的選擇經常與西方中心的和平建設政治相關,因此常被戲稱偽裝成文學獎的「和平獎」。那麼,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和沃爾.索因卡(Wole Soyinka)等諾獎作家對奧運聚會有何看法?下回續談。

 

撰文︰卓嘉智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高級講師

#卓嘉智# #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