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一劍」抑或「決一.劍」?

2024年08月14日 星期三

 

#學術瑰寶#

2024巴黎奧運已經圓滿結束,謹此恭賀各位得獎的健兒,同時也為所有參與這屆奧運的運動員喝彩。今屆奧運,劍擊賽事安排在7月底進行,全城密切關注港隊的賽況。觀戰期間,大家聽得最多的或許就是「決一劍」。

劍擊比賽中,「決一劍」是重劍、花劍項目的加時賽機制,當兩位劍手在限時比賽中平手,需要加時一分鐘,盡快擊中對手得分,以決定勝負。同類賽制廣泛應用於不同競技運動,如足球的「金球制」(golden goal),奧運劍擊賽事的外文報道常見有英文「sudden death overtime」(即時死亡加時賽)、法文「en mort subite」(即時死亡制),指稱「決一劍」賽制,強調比賽準則以先失分者敗,卻未有特別扣合劍擊的情況。

由此看來,「決一劍」似乎是因應劍擊比賽加時賽制意譯出來的運動術語,而其以漢語材料表意,則必須服從漢語的組合規律。所以,「決一劍」的內部結構應該是可以分解的,但適宜理解為「決.一劍」,抑或「決一.劍」,則沒有明確的答案。

「決.一劍」屬於後補結構,兩者之間具有補充與被補充的關係:「決」可指決鬥,有競爭勝負的意思,而「一劍」是補充的成分,指一個擊中分,補充取勝的條件。可見,「決.一劍」注重表達「決一劍」作為動作的屬性,以及取勝的條件(多少擊中分)。

至於「決一.劍」,則是偏正(定中)結構,兩者之間有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決一」是修飾語,有「決勝」、「關鍵」的意思,甚至可以擴寫為「決定第一」;「劍」則是中心語,所指的是得分那一擊,突出得分一擊是決勝的關鍵。在劍擊世界,劍手於加時賽中的最後一擊,可以稱為「La Belle」(the beautiful,美麗的),而近日的英文報道則有「winning hit」(決勝一擊)、「final strike」(最後一擊)等說法,接近「決一.劍」的結構方式。

參考本地可見的報道,「決.一劍」或「決一.劍」似乎都可以接受,茲舉兩個例子如下:

例一
「……當第三節時間完結時,雙方(江旻憓、Auriane Mallo-Breton)打成12比12平手,要以『決一劍』的方式分勝負,最終江旻憓贏得決勝一劍,奪得奧運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信報財經新聞 )

例二
「他們(江旻憓、張家朗)各自的決賽真讓人透不過氣,因為兩者都在一度落後之下,施展逆轉勝的才華,皆巧合地贏在最後『決一劍』。」(林震醫生〈決斷2秒間〉)

兩個例子中,「決一劍」的意思明確,指的當然是加時賽的環節。可是,當我們不把「決一劍」視為一個整體,例一的用法注重表達江旻憓與法國選手Auriane Mallo-Breton分勝負的方法,適宜分解為「決.一劍」;例二的情況主要突出「決一劍」為江旻憓、張家朗反勝對手摘金的決勝一擊, 可以作「決一.劍」來解讀。鑑此,我們似乎可以因應前文後理,選擇不同的解法。

大家覺得「決一劍」的正解是「決.一劍」、「決一.劍」,抑或兩可?歡迎大家討論。

 

撰文︰張桂琼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二級講師

#張桂琼# #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