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作家韓江(Han Kang)榮獲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讚揚她「充滿詩意地描繪歷史創傷,揭示人類生命的脆弱」。對「歷史創傷」的強調,或許指向韓江作品中常見的「한」這一概念,該概念通常難以準確翻譯,勉強可解作中文的「恨」,表達深沉的怨懟。事實上,自2016年《素食者》英譯本獲得國際布克獎(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以來,該作品已引發廣泛討論。
《素食者》講述女主角金英惠因婚姻不如意,並反覆受到虐待動物的噩夢折磨,最終決定停止吃肉,象徵她對社會規範、人際關係及暴力的徹底拒絕。英國譯者Deborah Smith的譯本在西方備受推崇,但在南韓則因翻譯錯誤、遺漏和文體變化而遭到批評。南韓評論指出,Smith的譯本不僅有誤譯和遺漏,還加入了新材料,改變了原作基調。據報道,譯文中有31.5%的內容無法在原文中找到對應,造成了明顯的風格差異。此外,譯本未能充分表達「한」的複雜性,而這正是小說主題的核心文化意涵。由於Smith的韓語水平有限,她的翻譯被部分人視為「二次創作」,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儘管如此,南韓政府對韓江獲得諾貝爾獎感到無比自豪。過去四十多年來,南韓投入大量資金,致力於提升本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為實現諾貝爾獎的長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努力深深根植於南韓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尤其是在日本佔領期間,南韓人被禁止使用韓語,這激發了通過文學爭取國際認可,以恢復失去的民族身份的強烈動力。
撰文︰卓嘉智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