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AI與STEAM學習氛圍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數字教育談#

運用創新科技教學是現在教育界關注的項目。政府也留意到這一點,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及教育局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推動數字教育,亦會更新初中科學科課程等,並支援教師使用人工智能教學,希望教師能夠多用AI幫助教學。

較早前,政府於2023年公布的《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提出在牛潭尾預留用地作專上院校用途,聚焦科研領域,配合新田科技城的創科發展,推動「產學研」合作,而且會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最新出爐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計劃,當中規模最大的「新界北新市鎮」計劃以四大重點打造該區成為口岸商圈及新興產業基地。我們的學生到大學畢業時,北區將已變成北都了,改變很大。

香港創科藍圖

金錢村何東學校位於北部都會區內,鄰近新田科技園及牛潭尾大學城,是未來高等教育及科創人才的集中地。有鑑於此,我們計劃配合政府發展創科教育,培養一批能與時並進的學生,提升他們對創科的知識、技能及正確態度。政府高度重視對接國家戰略,增強香港的發展動能,所謂「南金融 北創科」就是要重點打造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學生的未來學習及生活需要

上文從宏觀角度看香港的創科發展,現在讓筆者跟各位讀者探討一下人工智能(AI)可如何協助學生學習。以下是筆者的一些見解。

在學與教層面,生成式AI有強大的語言操作能力與分析的效能。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特別是在輔助學習和教學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協助語言學習(尤其是英語)、編程教育和網上學習等領域。

筆者認為,我們教導學生AI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發展。正如智能手機在這十幾年間已成為生活必需品,AI也很大機會將成為未來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來學生可能不只要學會與AI共事,還可能從事相關職業。所以,我們應給予機會讓學生成為AI發展的參與者和引領者。讓他們學懂使用AI這工具,從而產生興趣,學會自主學習,將來可能會像喬布斯那樣成為改變世界的創新者。

從AI協助學生學習到STEAM課程

近年來,人工智能的應用與發展呈現爆發性成長。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下,AI與STEAM教育的結合,正為學生學習方式帶來改變。AI不只是輔助工具,更是推動教育創新的催化劑,能有效促進STEAM各領域的深度學習與跨學科整合。例如,在科學實驗中,AI可提供虛擬模擬環境,讓學生安全地進行各類實驗。

STEAM教育強調跨學科學習,AI的引入更豐富了其實踐方式。本校學生會運用AI工具進行各種創意設計,例如,可以嘗試把科技與藝術等元素結合,從而創作新的藝術品或歌曲。在專題研習中,AI可協助學生收集和分析數據,培養他們批判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

AI的角色

筆者認為在課堂實踐中,AI扮演着智能教學助理的角色,能因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個人化學習建議。未來應可透過即時數據分析,教師能更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適時調整教學策略。雖然AI的功能很多,可是筆者認為AI是不能代替教師的,現在與未來教師依然扮演教育者的關鍵角色,他們就如教練引導運動員一樣重要,AI只是助教。

打造全方位智慧學習環境

基於上述提及AI對教育的正面效益,本校積極導入創新教育科技,為學生打造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以適應數位時代的快速變遷。透過整合各類軟硬件,我們致力建構一個激發創意、促進互動的校園。

在語言學習方面,本校引入智能對話機器人,讓一、二年級學生能夠進行自然的語言交流。這個AI驅動的學習夥伴能為學生提供即時的語言糾正和回饋,透過這種互動式學習,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自信心都得到提升。

無人機群飛訓練課程是本校另一個創新項目。學生不只學習操控技術,更要掌握程式編寫、航線規劃和空間概念。通過團隊協作完成各種飛行任務,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難能力。這項技術的應用範疇廣泛,能激發學生對科技應用的興趣。最近,國內有間「聯合飛機」希望在香港推廣專業級無人機教學證書課程,內容是場境教學,在港以實飛等教學,配合無人機導賞及救援等讓學生感受飛行應用;本校鼓勵及支持教師團隊積極參與,然後教導學生。

虛擬實境(VR)技術的引入,為學生帶來嶄新的學習維度。學生可以身歷其境地探索歷史場景、進行科學實驗,甚至遊歷世界各地。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大大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和理解深度。

另一方面,為了深化學生對人工智慧的認識,學校於九月舉辦了「AI Day」。活動內容包括AI機器人的應用、VR遊戲及AI繪畫和AI作曲比賽等。學生能親身體驗最新的AI技術,了解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些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透過這些多元化的數位教育項目,我們致力培育具備二十一世紀關鍵能力的新一代,讓他們能在數位時代中茁壯成長,迎接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撰文︰吳毓琪Cookie校長
現任金錢村何東學校校長,1995起投身小學教育工作至現在,是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會務顧問、香港經濟日報專欄作家(教育)、仁愛校長會成員、香港國際文藝交流協會暨共享學習天地顧問、Advisor of World Green Organisation(WGO)、香港童軍總會雙魚區第十二旅旅長、GPEX HK及劍橋英語國際合辦之網上研討會之主講嘉賓,曾擔任北區小學校長會執委。

#吳毓琪# #數字教育# #人工智能#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