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推進AI輔助教學的發展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數字教育談#

在當今數位化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AI)技術已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趨勢。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使命是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不但「知其所學」,還要「用其所學」。為此,本文以「點」、「線」、「面」為切入點,具體舉出學校如何這三個層面推行AI輔助教學。

「點」:讓一部份人先「學」起來

任何良好的規劃,都需要考驗管理者的經驗及眼光,放在AI輔助教學亦如此。在推進AI輔助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從校內的各個層級由上而下地進行推展。如若全校師生最終都能受益於AI輔助教學,我們必先將整個實行過程逆向反推到管理者身上,即校長、副校長和科組主任。這些領導者需要身先士卒,先行了解AI到底如何幫助學校發展。

近期,我校領導參與了上海全國田小論壇的數字化教育交流,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分享AI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另外,科組主任也參與了專業AI課程的培訓,加強科組領導對AI技術的認識及其在教學中的實作應用,然後才舉辦全體教師工作坊,讓全體教師掌握相關知識及技巧。由此可見,學校的領導者對AI輔助教學有正確而深入的理解,以身作則,方能推動前線教師學習各種AI工具,追上時代步伐。

「線」:從個人到團隊

在「點」的基礎上,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把這些個別的努力串連起來,形成可操作的教學步驟。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透過成立核心小組,選定幾個學科作為試點,研究如何把AI工具的應用由個人層面擴展到科組層面。每個科組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都需要科組教師共同商議,研究如何把AI輔助教學的元素融入課程中。例如,語文科的寫作、音樂科的旋律創作、視藝科的平面創作,能否用AI工具進行輔助?如何輔助?具體教學步驟是怎樣?這一切都需要教師根據校情而作規劃,並在實行時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而作修訂。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促進教師對AI工具的應用,還能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質素。

「面」:全方位支持的環境

如果AI輔助教學只停留教師個人或科組層面,而非自然聯繫到各個科組,那麼學生的學習將會呈現「碎片化」的狀態。一個整全而健康的規劃,應把AI輔助教學恒常化,並如方糖融於水中一樣,驟眼看去似乎了無一物,但喝下去才知回味無窮。

具體而言,我們需要有機結合各個科組,形成一個全方位支持AI輔助教學的環境。例如在跨科學習周當中,學習粵劇文化時,除了平鋪直敍地進行介紹外,我們亦可吩咐學生利用AI工具,自行搜集資料,然後把海量的資料撮寫成重點,便於在短時間內獲取最有效的資訊;教師也能善用AI工具,引導學生創作面譜,甚至一段全新的粵曲旋律、唱詞。

在嘗試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難以預計的問題及挫折,但我們不應急於求成,而是希望透過這些措施,讓教師逐漸適應AI輔助教學的模式,並將其自然融入於日常教學之中,簡言之,這是一個「養潤」的過程——不但要養成AI輔助學習的氛圍,而且要持續護潤,維持教學團隊對它的熱情。這不僅能夠保證教學質量,還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AI的輔助下共同成長。

原圖

以AI工具作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結語

在推進AI輔助教學的過程中,學校需要從「點」、「線」、「面」三個層面入手,層層推進,從局部到整體。通過清晰的規劃、有效的串連,以及全方位的支持,我們相信AI輔助教學將能夠在學校教育中發揮巨大潛力,為學生的學習旅程提供新的機遇。希望未來的教育能夠在技術的輔助下,培養出更具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撰文︰陳志斌校長
救世軍田家炳學校校長

#陳志斌# #數字教育#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