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為何如此重要?(二)

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學術瑰寶#

(編按︰本文續上一期談論諾貝爾文學獎依然受到全球矚目的原因)

全球性

大多數文學獎項所涵蓋的範圍僅限於特定的民族或語言,但諾貝爾獎不考慮候選人的國籍、種族、宗教信仰及意識形態,得獎次數亦不設上限。

在第一次評選中,委員會選擇了一位來自非北歐國家的作家——法國詩人蘇利.普魯東(Sully Prudhomme),以免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為北歐作家獨有的殊榮。在1913年,印度詩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非歐洲人。即使是超級大國如美國,也要在17年後才誕生第一位美國籍得獎者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

儘管全世界各大洲的作家(南極洲以外)亦曾享有該殊榮,但單是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及瑞典已佔了超過一半文學獎得主(59人),而整個亞洲只有8人。即使學院有頒獎予非歐洲人,得獎人也大多以歐洲語言寫作,例如泰戈爾創作詩歌時,將他的母語孟加拉語翻譯成英語。另外,現時有5位非洲人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分別為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納(Abdulrazak Gurnah)、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納吉布.馬哈福茲(Naguib Mahfouz)、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以及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J.M. Coetzee),但當中只有納吉布.馬哈福茲以非洲語言寫作,其餘得獎者的作品皆以英語書寫。

近幾十年來,學院試圖擴大其評審範圍,頻頻頒獎予以非歐洲語言寫作的作者,如莫言就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中文作家。然而,作家的作品經過翻譯,或多或少會令作品染上經人詮釋的色彩。莫言的中文小說雖然得獎,可是小說的英文譯本就有譯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濃厚影響。這樣的話,諾貝爾獎現時會否過份注重「全球性」,因而忽略了文學自身的價值?這個問題正是明年由皇家瑞典學院舉辦的第196屆諾貝爾會議的主題之一。

 

撰文︰卓嘉智博士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語言與翻譯學系高級講師


#卓嘉智# #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