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香港教育界的態度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一年多前,許多教師對於AI作文批改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但如今,愈來愈多的學校主動尋求技術合作,探索AI在教育中的潛力和應用。這一轉變背後,實際上反映出一個根本事實:AI的價值不在於取代教師,而在於重塑教育中「人」的角色分工——把機械性工作交由AI算法處理,讓教師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人格培育,從而使教育回歸其最根本的使命。
本文將探討AI在教育中所帶來的一系列變革,如何令學與教的過程更高效、更多元,並最終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
效率革命:釋放教師創造潛力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被繁瑣的日常工作所困擾,特別是在作文教學方面。以英文寫作教學為例,作文批改幾乎成為一個「時間黑洞」,教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處理基本的語法糾錯和句子改寫,這導致他們無法專注給予學生更個性化的指導。批改所需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周,學生因此錯失了最佳的改進機會,回饋的延遲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此外,傳統的批改方式往往直接讓學生看到答案,這使得學習效果如同「水過鴨背」,收效甚微。
然而,隨着AI技術的介入,這一流程正在被徹底改造。AI可以在60秒內完成文法糾錯、句子潤飾,並根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的標準進行評分。這種即時的批改方式不僅提升了效率,還通過互動式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修正錯誤。例如,AI系統可以給出提示(例如「第三人稱單數錯誤」),幫助學生識別問題所在,最後再提供參考答案,從而讓學生達致「自主學習」。
以天水圍官立中學的暑期銜接課程為例,學生們在一天內便完成了「寫作、修改、定稿」的完整流程,並在當天的閉幕儀式中登台朗讀自己的佳作。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公眾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教師們毋須專注於基本文法的批改,而是全程引導學生不斷突破自我,充分展現了AI輔助教學的潛力。
場景創新:打破資源壁壘的實戰革命
以口語訓練為例,傳統模式非常落後,學生缺乏實戰機會。私人外教的補習價格高昂,普通家庭難以負擔,而學校內部的模擬考試又因效率低下,每位學生的平均練習時間每次不足15分鐘,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借助AI技術,我們開始重構學生的口語訓練場景。現在的AI可以輕鬆生成不同性格(如強勢型、沉默型)和不同水平(例如Band 1和Band3)的虛擬考生,模擬升中面試、DSE小組討論等多種場景。此外,AI的自動語音識別技術(ASR)已經達到接近99%的準確度,能夠準確識別港式口音的英語。透過AI系統,學生不僅可以進行模擬練習,還能夠即時獲得評分和評語,從而改善口語表達能力。
這樣的變化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更突破了傳統教育資源配置的壁壘,讓更多的學生可以享受到高質量的口語訓練。
數據賦能:從經驗主義到科學決策
在AI的支持下,教育實踐不再僅僅依賴於經驗主義,而是能夠通過數據來進行精準導航。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成為了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借助班級學習儀表板,教師能實時追蹤學生的知識掌握率,快速定位學生在某些知識點上的薄弱環節,例如發現動詞時態錯誤率達35%。這些數據驅動的洞察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精確地調整教學策略。
在校長層面,透過數據分析,可以有效的了解全校各學科的薄弱模塊,從而更合理地調配資源,例如針對性地採購教輔材料、安排教師培訓等,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個性化教學:AI驅動的因材施教
伴隨着AI技術的深入應用,個性化教學必將成為教育的新趨勢。基於數據分析的智能推薦系統,能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興趣,自動推薦(甚至生成)合適的內容,幫助學生在學習上更有針對性。例如,根據學生的作文,AI可以推薦相應的閱讀材料和練習,注重提升其文法和詞彙的運用能力。 這種由AI驅動的因材施教,無疑將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激發他們的潛力。
協同進化:教育生態的系統性升級
AI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需要多方協同進化的過程。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在政策與資源配置方面,引導學校積極採用AI產品,以提升學校的教學效率和質量。這可以透過專項資助計劃、培訓工作坊等方式,為學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
在學校層級,應為教師提供技術適應期,可以先選擇某個年級進行試用,然後逐步推廣至全校。此外,設立「AI教學協調員」,搭建技術與教學之間的橋樑,使得教師在技術使用上不再孤軍奮戰。
同時,家長也應該理解AI的輔助屬性,避免把系統異化為「電子補習天王」。教育工作者需要向家長傳達AI輔助教學的積極意義,幫助他們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學習。最後,科技創新公司應該深入校園的實際場景,建立教師和學生用戶的反饋機制,持續進行產品迭代,確保技術始終與教師及學生的實際需求相吻合,以推動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這場變革的本質,是讓教育回歸其核心使命——當AI處理標準化的任務時,教師得以專注於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設計跨學科項目;當技術突破資源限制,基層學生也能獲得與國際學校學生媲美的實戰訓練機會,從而實現教育公平化。這或許就是科技與教育最理想的相處之道。
最終,「AI教會學生寫出語法正確的句子,而教師要教會學生寫出有靈魂的文章」,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撰文︰李坤
聲希科技有限公司(SpeechX)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